一、教師故意傷害學生會受到什么處分?
依據我國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 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二) 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教師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傷害學生,經傷情鑒定造成輕微傷、輕傷、重傷的,以故意傷害罪論處。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處以警告、拘留、罰款或刑法第234條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傷的,10年以上、無期徒刑或死刑。
二、形態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我國所有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都是會受到法律的保障,如果有不法分子利用暴力的行為侵犯公民的人身安全也是會構成故意犯罪,那么在出現了故意傷害后當事人也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因為故意傷害行為造成了人身傷害也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義務。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
構成故意傷害罪可以自訴嗎?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數罪并罰是什么意思
2021-02-05人民檢察院可以對看守所提出糾正意見的情形
2021-02-27逃稅罪認定和處罰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6交警現場處罰寫錯車牌該怎么行政復議
2020-12-18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房屋定金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30征地土地補償協議
2021-02-12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農村房屋贈與無協議書有效嗎
2021-02-23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