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殺人如何判刑
1、犯本罪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屬于情節嚴重的,應當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刑,如:
出于圖財、奸淫、對正義行為進行報復、毀滅罪證、嫁禍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動機而殺人;
利用烈火焚燒、長期凍餓、逐漸肢解等極端殘酷的手段殺人;
殺害特定對象如與之朝夕相處的親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會強烈震動、影響惡劣的殺人;
產生諸如多人死亡,導致被害人親人精神失常等嚴重后果的殺人;
民憤極大如犯罪人惡貫滿盈,群眾強烈要求處死的故意殺人等等。
2、犯本罪,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據司法實踐,主要包括:
(1)防衛過當的故意殺人;
(2)義憤殺人,即被害人惡貫滿盈,其行為已達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處死,一般是父母對于不義的兒子實施這種行為;
(3)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必須是因被害人嚴重過錯而引起行為人的情緒強烈波動;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一時失去理智,喪失或減弱了自己的辨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必須是在激憤的精神狀態下當場實施;
(4)受囑托殺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請求、自愿而幫助其自殺;
(5)幫助他人自殺的殺人;
(6)生母溺嬰,即出于無力撫養、顧及臉面等不太惡劣的主觀動機而將親生嬰兒殺死。如果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作怪,發現所生的是女兒而加以溺殺的,其主觀動機極為卑劣,則不能以本罪的情節較輕情況論處。
二、如何判斷故意殺人時主觀狀態
判斷犯罪人主觀故意內容、不能單憑口供,或僅根據某事實就下結論,而應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全面分析案情。根據發案原因、行為發展過程、犯罪工具、行兇手段、打擊部位、打擊強度、行兇情節、作案時間、地點、環境、犯罪人與被害人平時關系、致人死亡或未死亡的原因、犯罪分子一貫表現和犯罪后的態度等,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對于那些目無法紀、逞勝好強、動輒行兇、不計后果一類的侵害人身權利的行為,盡管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往往沒有利害關系,犯罪人主觀上也沒有明確的殺人動機和目的,但行為人在行兇時,對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抱漠不關心的態度。所以,應按行為客觀造成的實際損害的性質來確定危害行為的性質。致人死亡的,就構成間接故意殺人罪;損害他人身體的,就構成故意傷害罪。
就當前的法律規定來看,在故意殺人的情況下,最終對行為人的處罰不一定就是死刑,畢竟還要考慮到具體的犯罪情節,嚴格按照罪刑相適應原則的要求。而對于犯罪時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審判時懷孕的婦女,那么就是一律不能處死刑的。
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嗎?
怎么判斷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后繼續在單位工作的怎么補償
2020-12-09合同履行的三大抗辯權是什么
2021-02-24起訴后調解律師費還要交嗎
2021-02-21法人對其財產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04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同居期間的財產如何分配?
2021-01-26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