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討債非法拘禁會不會被判緩刑
債權人通過暴力的方式將債務人拘禁討債時,能不能判緩刑,依據實情案情而定,如果沒有實施毆打等損害人身的情形時,一般是可以判緩刑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二、非法拘禁立案標準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規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拘禁罪的,從重處罰。從這一規定看,非法拘禁罪的成立沒有情節的規定,只要是實施了非法拘禁行為,不論時間長短,次數多少,惡劣程度輕重,就應該構成非法拘禁罪。從重處罰的情形有兩種,一是具有毆打、侮辱的行為,二是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特殊身份。
但是,從司法實踐來看,有一部分的案件是被拘禁人有很大過錯,行為人出于憤怒而對其關押一兩鐘頭,其社會危害性應該說不是很大。對這類行為人以非法拘禁罪定罪處罰,打擊面顯得過寬。再則,1999年9月1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涉嫌利用職權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非法拘禁持續時間超過二十四小時的;
2、三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三人以上的;
3、非法拘禁他人,并實施捆綁、毆打、侮辱等行為的;
4、非法拘禁,致人傷殘、死亡、精神失常的;
5、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6、司法工作人員對明知是無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三、怎樣追討債權
方法一:以毒攻毒法
對于有些忘性極強的欠債人,惱羞成怒的你又無法用黃世仁的討錢辦法來對付這些昔日的“楊白勞”。如此一來,難免會愁眉不展大傷腦筋。其實大可不必,俗話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編個充分的理由,花言巧語,分文不揣地約上欠債人逛商場,見到你喜愛的東西直接開口向他/她借錢。他/她欠你多少你就借多少,最好把利息也加進去。
方法二:“易貨”置換法
至于那些“揣著明白裝糊涂”的人,往往把錢借給他/她以后就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而且他們恐怕對你的討錢招數也早有防范。不過也沒關系,學會“易貨置換法”準叫他/她防不勝防。首先注意觀察屬于欠債人的物品,其價值最好稍微大于或與所欠錢款等值。之后,找個最佳時機,裝出沒有任何動機的樣子將其“借”到手。直到欠債人還清所欠債務之前你也拒不歸還。這樣就算是亡羊補牢,也不會為時過晚。
方法三:借刀“殺雞”法
實在無法直接對付欠債的“鐵公雞”,那就只能借刀殺“雞”了。找一個和欠債人熟悉的人,當然,此人必須和你也很熟悉。然后,圍繞你的經濟困境對其大訴其苦,并把占用你錢財的欠債人羅列一番,旨在讓對方出面替你向欠債人說出你難以啟齒的討錢話。此法也可以套換使用,直接找到欠債人表述一番,同樣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不過這招需要一定的演技,千萬不能被人發覺你是指桑罵槐,要不然容易弄巧成拙。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相關法律知識。債權人通過暴力的方式將債務人拘禁討債時,能不能判緩刑,依據實情案情而定,如果沒有實施毆打等損害人身的情形時,一般是可以判緩刑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拆遷安置房可以貸款嗎
2021-02-25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的原則
2021-01-28律師收費項目有哪些
2021-03-0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個體診所助理醫師獨立執業如何處罰
2021-01-13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