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誹謗企業:
已經構成犯罪行為,具體您可以參看以下講解。
(一)行為的違法性
行為人實施了違法行為是其承擔侵權責任的前提要件。如果行為人的行為并不違法,即使產生了損害事實,也不承擔賠償責任。一般而言,產生了損害后果的行為大都是違法的,但也不排除給他人的人身、財產造成了侵害,但并不違法的情況。如正確執行職務的行為、正當防衛行為、緊急避險行為等。
所謂行為的違法性,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或強制性規定。根據違法行為的表現形式,又可以分為作為的違法行為與不作為的違法行為。作為的違法行為,是指法律禁止實施某種行為,行為人違反規定實施了該行為。如法律規定禁止毀損他人的財產,行為人實施了毀損他人財產的行為,即構成作為的違法行為。不作為的違法行為,是指法律要求人們在某種情況下應實施某種行為,而負有此種義務的人卻未實施。如法律規定,在公共場所安裝地下設施應按規定設置警示標志,如果施工者沒采取該項措施,就構成不作為的違法行為。
(二)損害事實的存在
損害事實,既包括對公共財產的損害,也包括對私人財產的損害,同時還包括對非財產性權利的損害。無論損害后果能否以貨幣加以衡量,只要對他人人身或財產利益造成了受損的事實,均構成損害事實。
對財產的損害,包括直接損害與間接損害。直接損害又稱積極的財產損失,是指受害人現有實際財產的減少,如房屋被侵占,動產被毀損;間接損害又稱消極財產損失,是指受害人可得利益的減少,比如租金收入的減少。對人身的損害包括對生命、健康、名譽、榮譽等的損害,而且對人身的損害往往也會生成一定的財產損失,如因身體、健康受到侵害而付出的治療、住院費用等。
(三)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是各種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之間的一種內在的必然聯系。現實世界中的任何現象的出現總是由另一現象引起,引起后一現象的現象稱為原因,被引起的現象稱為結果,二者之間的關系就是因果關系。侵權行為中的因果關系是指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客觀聯系,即特定的損害事實是否是行為人的行為必然引起的結果。只有當二者間存在因果關系時,行為人才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民事主體只能為自己實施行為的損害后果承擔責任,沒有因果關系的侵權責任是不成立的,因此,因果關系是侵權行為構成要件的必備環節。
因果關系是復雜多變的,往往一個損害后果的出現是由多個原因引起的,既可能有主要原因與次要原因,也包括直接原因與間接原因。區分主要原因與次要原因,主要是依據原因對損害后果作用的大小程度來判定,由此決定各個原因行為應承擔責任的范圍。直接原因與間接原因則是根據原因行為是否與損害結果存在必然聯系加以判斷。直接原因直接產生損害結果,與結果具有必然聯系,間接原因一般只是損害發生的偶然性條件,不必然產生損害后果。因此,直接原因行為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而間接原因行為就需根據其在侵害結果產生中的作用劃定其應承擔責任的范圍,而非全部責任。
公民的言論自由并不意味著可以恣意制造謠言,在信息傳播急速化的自媒體時代,任何公民的言行都更加需要抱著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態度,以事實為依據,切勿因為一時興起,將自己送進法律的牢籠。
誹謗毫無疑問是不正確的,因此在生活中,大家應該謹慎自己的言行,不要發表與事實不相符合的話語,如果遇見相關的被誹謗的事情,應該尋求專業的法律人士,而不是依賴暴力解決。律霸網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專業保障您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新作出行政處罰能否加重處罰
2021-03-19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農民工工資拖欠是否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1-03-08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