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罪中共同參與人怎么認定責任
原則一:
正確確認共同參與人是否是共同犯罪。我們認為,對參與人不能一概而論,應根據犯罪構成的要件及共同犯罪的要求,首先確認各參與人是否共同犯罪。如果是共同犯罪,共同參與人才能對共同的犯罪結果負責,或者進行主、從犯等的劃分,做到罰當其罪;如果不能認定共同犯罪,共同參與人就應當各負其責,有的可能還不構成犯罪。
原則二:
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每一個共同犯罪人承擔刑事責任的基礎就在于:主觀上,必須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客觀上,必須實施了共同犯罪的行為。因此,每個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都必須以他對實施的犯罪行為具備犯罪故意為前提,也必須以其實施的犯罪行為對犯罪結果具有因果關系為前提。缺少其中任何一個前提,共同犯罪人都不應對其行為承擔刑事責任。有些傷害案件,形式上幾個行為人都對被害人實施了傷害,但彼此之間并無意思聯絡,其中一人的行為造成嚴重后果,這時由全體參與人承擔責任顯失公平。
再者,在共同傷害案件中,共同參與人雖然事先對傷害對方的后果有預謀,比方說將被害人打到某種程度,或者對傷害后果有概括的故意,但在實施過程中個別人的主觀故意又可能發生變化,出現實行過限行為,這時對行為人主觀故意的認定更成為區分各行為人罪責的標準。
原則三:
罪責相適應原則。共同傷害案件的情節五花八門,各參與人在共同傷害中的行為千差萬別,對造成傷害后果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這時,各行為人在共同傷害過程中的作用就成了區分其罪責的標準。我們認為應當作好以下幾點:
1.正確評定和確認教唆人的主觀故意及授意的具體內容,以確定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責任。有些案件的實行犯在實施傷害的時侯忘記或者忽視了教唆人的要求,而是一意孤行,造成的后果超出了教唆人的授意限度。那么,對教唆犯的處罰就應講究罪責適應,不能有求其對實行犯的行為負全責。
2.正確評價和確定“站腳助威”者的作用和責任。這種人的主觀故意比較模糊,對實施者頂多是一種心理幫助,但是受到的處罰往往不輕。
3.正確評價和確定造成不同后果的參與人的作用和責任。不同的實施人傷害的部位可能不同,有的打頭,有的打腿,有的傷致命,有的是輕傷或者無傷。對各行為人的量刑一直是難以統一的問題。我們認為,首先應確定傷害造成的最重結果是否出乎各行為人的預料,同時認定各行為人的行為對造成最重結果的作用。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故意傷害罪中共同參與人怎么認定責任”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新三板定增是什么意思
2020-12-01房屋裝修合同簽訂時的注意事項
2021-02-03征地補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呢
2021-02-12房屋相鄰權糾紛與時效有否關系
2020-12-20回遷房如何辦理戶口薄
2021-02-22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