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申請得國家賠償的案件在各類案件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較高的,但并非所有的訴訟請求都是會被受理的,只有滿足條件,司法機關才會受理,那么,具體來說,怎么才能打國家賠償官司?在案件審理結束之后,需要按照怎樣的標準計算賠償金呢?
一、怎么才能打國家賠償官司?
按相關法律規定,要求國家賠償,不需要先確認違法,只需要符合國家賠償的情形的,就可以要求國家賠償。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三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四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
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五條 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國家賠償責任的構成包括哪些要件?
國家侵權賠償責任構成要件: 國家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國家賠償責任的成立必須具備的條件,即國家在具備什么條件下才能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1條規定,國家賠償責任的構成可以概括成以下四個要件。
(一)主體——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家賠償責任的主體要件所要解決的是誰的行為可以引起國家賠償責任問題,該主體具體包括:職務違法行為、損害與因果關系四個部分組成。職務行為主體是指執行國家職務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國家賠償責任的主體要件及其工作人員。誰的行為可以引起國家賠償責任問題。
1、國家機關是指行使國家權力,實現國家職能的各類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具有雙重法律身份,當他們以機關法人(私法人)的岙份作為民事主體從事民事訴訟活動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并因此造成他人損害時,國家不負賠償責任,由機關法人從自己的經費中支出,從而承擔民事責任。當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國家權力,實現國家各種職能時,其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強制力,不同于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因其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國家承擔賠償責任。根據我國憲法法規定,我國的國家機關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審判機關、國家檢察機關和國家軍事機關。我國國家賠償法只確認了其中的國家行政機關和國家司法機關作為主體,不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和除具有司法職能以外的軍事機關。
2、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國家機關擔任國家職務,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機關僅限于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我國這里所說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僅限于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必須在國家機關中工作,二是擔任一定國家職務,依法從事公務。
3、被授權的組織和受委托的組織和人員國家事務管理的復雜化、專業化決定了編制有限的國家機關必須將部分職能授予其他組織或委托其他組織或人員行使。從我國實際情況看,授權或委托從事公務的國家要嵯只能是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不得將其司法職權委托給其他組織或人員行使。在行政授權或行政委托中,被授權者或委托者在行使權或委托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同樣能夠產生國家賠償責任。以上是國家對其行為后果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在實際工作中還要注意以下幾種情形國家對其行為后果不構成賠償責任的主體。 1)黨的機關及其黨務人員不能成為國家侵權行為主體。 2)國家賠償法沒有規定立法賠償。 3)國家賠償法沒有規定因公共設施或公營事業管理不善而導致的國家賠償責任。 4)國家賠償沒有規定軍事賠償。 5)未經授權或委托的組織自己“創造”自己行使與國家行政權相似的權力的,國家對因此造成的損害后果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行為——行使職權時的具體行為違法。國家賠償責任的行為要件所要解決的是國家侵權行為主體的哪些行為可以引起國家賠償責任問題,即界定國家侵權行為的主體的行為范圍。依據國家賠償法第2條的規定只有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才能引起國家賠償責任。
國家賠償責任的這一行為要件包括兩方面的內容:(1)行為主體的行為必須是行使職權的行為。判斷是否屬于行使職權的行為,應當考慮以下兩個因素,一是行為人是否具有公務身份。二是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是否與其職權有關。行為人實施的行為必須與其職責有關,才能構成行使職權的行為。如果行為人的行為與其職責無關,則只能是行為人的個人行為。
(2)行為主體行使職權的行為必須違法。我國國家賠償示確定的歸責原則為違法原則。什么是違法行使職權,如何理解違法的含義,國家賠償法沒有明確規定。一般認為,違法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1)行為違法的“法”即指法律,也指法規及有關司法解釋;
2)違法中的“法”除包括違反法律、法規及有關司法解釋以外,還包括違反法律的一般原則。
(三)損害事實的存在國家賠償責任的損害結果要件所要解決的是國家賠償責任應當以什么樣的損害結果為發生條件的問題。確立國家賠償責任的目的在于對受害人進行賠償。因此,損害結果的發生是國家賠償責任產生的必備條件。損害結果是違法行使職權的客觀后果,但不是必然結果。所以,只有違法行使職權,而沒有損害后果,自己無國家賠償責任。構成國家賠償責任的損害范圍限于:第一,對人身權和財產權造成的損害。對公民其他權益的侵害,國家不予賠償。第二,由于侵犯人身權所引起的財產損失,國家予以賠償,對于侵犯人身權和財產權所造成的精神損失不予賠償。第三,財產損害中只有直接的損失才引起國家賠償責任,而對間接損失不予賠償。
(四)因果關系——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國家賠償責任中的因果關系要件所要解決的是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與受害人的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的問題。國家賠償責任中的因果關系是解決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關系問題,即受害人的損害結果是否為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所造成的。如果它們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則國家應對受害人的損害負責,反之,國家則沒有賠償的義務。
就可以申請得到國家賠償,對于公民來說,在提出申請前,必須能提供足夠的證明對方實施了非法剝奪自由、毆打他人等的行為,若非如此,申請得到賠償的案件一般會敗訴。
冤案國家賠償標準是什么?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跟蹤監視是否可以治安處罰
2021-02-13怎樣才算泄露個人隱私
2021-02-15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有些什么特征
2020-11-10開便利店需要辦理什么證件
2021-02-07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嗎
2021-02-15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