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的國家賠償法針對國家賠償的這一問題,其實還是有諸多漏洞的。并且也確實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在我國本身民告官就比較困難,更不用說是申請國家賠償,很多時候難就難在取證的階段。一般公民在取證困難的情況下可以尋求法院的幫助,但是國家賠償案件能否申請法院調取證據呢?
一、國家賠償案件能否申請法院調取證據?
《賠償確認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原作出司法行為的人民法院有義務對其行為的合法性作出說明。”,這一規定明確了在確認人民法院司法行為違法案件的審判中人民法院舉證的行為責任,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即作出原司法行為的人民法院承擔舉證責任。但并未明確人民法院舉證的結果責任,對于確認申請人或人民法院不提供證據或不能提供證據應當承擔什么責任,如何處理,無章可循。
二、國家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一)受理
1、賠償請求人向公安機關提出賠償請求的,由公安機關法制部門受理。
2、公安機關對賠償請求人的申請經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立案,并通知賠償請求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作出不予受理的答復。
(二)申請書
賠償請求人提出賠償請求時,應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
1、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
2、具體的要求、事實根據和理由。
3.申請的年、月、日。
賠償請求人書寫申請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委托他人代書;也可以口頭申請,由賠償義務機關記入筆錄。
(三)審理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國家賠償案件程序的規定》。規定明確,賠償委員會審理賠償案件,可組織賠償義務機關與賠償請求人就賠償方式、賠償項目和賠償數額依照相關規定進行協商。
最高法賠償辦負責人稱,實踐中,賠償請求人與賠償義務機關之間通過協商解決賠償爭議,或是在賠償委員會組織下,通過協商解決賠償爭議的情況并不少見。尤其是對損害事實難以查清的案件。實踐證明,通過協商解決賠償爭議,可提高辦案效率,為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提供平等對話、友好商談的機會,利于社會穩定。
因此,規定明確賠償委員會可組織賠償請求人與賠償義務機關就賠償方式、賠償項目和賠償數額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進行協商。如達成協議,賠償委員會審查確認后應當制作國家賠償決定書。同時明確,賠償委員會組織協商應當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則,一方或者雙方不愿協商,或協商不成的,賠償委員會應及時作出決定。
(四)時間要求
1、賠償請求人向公安機關提出行政賠償的,應當先向負有賠償義務的公安機關提出,也可以在申請行政復議時一并提出。負有賠償義務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2個月內依法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賠償請求人向公安機關提出刑事賠償請求的,按受理程序辦理。經依法確認有刑事賠償范圍情形的,負有賠償義務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2個月內給予賠償。
3、公安機關受理刑事賠償復議時,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決定。對復議決定有異議,賠償請求人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30日內或者自復議期間屆滿之日起30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4、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
很遺憾,目前為止我國制定的法規中都沒有明確規定國家賠償案件能否申請法院調取證據這個問題,這就是國家賠償法中的一個漏洞問題,其實現在我國的某些法律制度還是有些不規范的。如今我國公民面對國家賠償的這種事情,更多的時候都只能寄希望于律師身上,而且現實困難也比較多,申請國家賠償成功的案例也是寥寥無幾。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國家賠償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怎么申請國家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隱瞞乙肝算犯法嗎
2021-02-25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反擔保協議書
2021-01-20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監護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6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什么時候要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01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