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再往前推,我們還可以看到當年的宋*木事件等一系列類似案例。
或許這些為社會所知的案例僅僅是冰山一角,實際上還有更多的受害者出于各種原因選擇了隱忍。
為什么職場性騷擾事件屢禁不絕?
受害者尤其是女職工再遭遇性騷擾時該如何有效維護自身的權益呢?
首先,職場性騷擾屢禁不絕的原因,我認為還在于法律規制手段的缺失。
盡管我國有不少法律法規都對性騷擾有過相關的規定,比如《婦女權益保障法》第四十條規定“禁止對婦女實施性騷擾,受害婦女有權向單位和有關機關投訴”;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十一條也規定“在勞動場所,用人單位應當預防和制止對女職工的性騷擾”。
但關于職場性騷擾的定義和構成要件卻語焉不詳,以至于何種程度的言語、舉動屬于性騷擾,如何區分性騷擾行為和正常玩笑打鬧等行為,在實踐中很難把握。
更重要的是,不論立法層面的法律法規還是公司企業內部層面的規章制度,都沒有對性騷擾行為應如何處理,如何歸責做出過明確的規定,以至于事到臨頭才急匆匆做出處理決定。
對于企業而言,在處置類似事件時也因此面臨著巨大的輿論壓力。
那么對于普通勞動者,尤其是女職工來說,對面職場性騷擾如何應對呢?
童律師表示,職場性騷擾不同于其他侵犯個人權利的行為,當事人應當理性應對,采取恰當的措施。
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職場性騷擾是對個人權利和尊嚴的侵犯,不管行為人許諾有多美好,多誘人,我們都應該清醒地意識到這是一種陷阱,是以尊嚴、隱私、乃至自由作為代價的犧牲。
當事人面對性騷擾時應當果斷拒絕,切忌內心產生動搖。
其次,注意保留證據。
我們可以看到在民生銀行性騷擾事件中,當事女職工的應對方式堪稱教科書式的手段。
第一,要擺明自己的立場和底線,堅決不妥協;
第二,不管是法律還是維權,都是講究證據的,保存好對方不恰當的言行舉止方面的證據,比如微信截圖,是維護自己權益的重要手段;
第三,正確利用上下級關系,同事關系乃至媒體輿論等手段,對性騷擾加害人進行有效反制。
如果當事人在面對性騷擾時,沒有保存足夠的、有效的證據,那么無論是向單位領導申訴,還是求助法律手段,都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救濟。
從律師的角度來看,當事人要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能寄希望于領導的調停協調,而是應該提高警惕,加強維權意識,注重證據保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家安全重點單位可以用中外合資保安服務嗎
2021-01-04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釋全文
2021-01-31無證廠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27公產房拆遷補償的標的是什么
2021-02-09企業停產后遇到拆遷的損失計算方式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