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隱私權的構成要件
一、主觀具有過錯
侵害隱私權因屬于一般侵權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須具有過錯才能構成侵權責任,故意、過失在所不問,但過錯形態影響侵權人法律責任輕重的承擔問題。
二、違法行為的存在
侵害他人隱私的行為因直接違反法律規定抑或違反社會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評價,使得該行為具有違法性質。隱私權是絕對權,具有普遍的對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負有不侵犯他人隱私的義務,違反這種義務進行的行為均被納入侵犯隱私行為之列,除非有正當合法抗辯事由存在,通常這種侵害行為以作為形式表達,并不必以公開他人隱私為要件。結合行為類型的多樣性與隱私內涵的發展性,基本可以概括為兩類:侵擾私人空間的行為與侵害私人信息的行為。
三、損害結果發生
損害是侵權行為的結果,作為一種事實狀態,主要有三種表現形態:財產損失、人格利益受損及精神痛苦。侵害隱私并不直接與財產利益掛鉤,甚至有時根本沒有財產利益受損,受沖擊的往往是人格利益的損害,通常伴有精神痛苦,當然這并不否認隱私權遭受損害所導致的權利人經濟上的損失。一般來講,只要存在侵害法定權利的事實,即使侵害后果難以覺察或證明,即可構成侵權法中的損害。隱私權這種精神性人格權損害后果不易量化,受害人具體人格受損證明困難,但這點并不妨礙認定損害事實的存在。
四、具備因果聯系
侵權法上因果關系在于確定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的聯系,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和損害事實之間往往具有直接關聯性,侵害隱私權的后果表現為權利人自控信息的“外溢”與私域生活的侵擾,這一事實乃侵害行為所致,換句話來說,權利主體因該不法行為遭受人格利益受損。就非財產性利益受損與行為方面還是比較容易把握的,出問題的地方是財產利益與侵權行為的因果關系認定方面,有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系則須借助一定的方法,通常從以下兩方面把握:時間上有無順序性,侵害行為是否客觀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和現役軍人離婚法律上對軍人有傾斜嗎
2021-03-10農民工工傷賠償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3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1-01-26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怎樣劃分責任
2020-12-07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
2021-01-14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