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判斷是否構成走私文物罪?
構成走私文物罪必須要滿足四個要件,具體如下:
(一)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對外貿易管理,具體是其中的禁止出口制度。犯罪對象是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謂文物,是指遺存于社會、埋藏于地下、水下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人類的歷史文化遺物。根據(jù)《文物保護法》第2條的規(guī)定,文物具體包括:
1、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
2、與重大歷史事件、 運動和著名人物有關的、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建筑物、遺址、紀念物;
3、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4、重要的 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古舊圖書資料等;
5、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6、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等。
作為走私對象的文物并非包括上述所有文物,而只是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謂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是指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
根據(jù)我國《文物保護法》的規(guī)定,文物出口和個人攜帶文物出境,都必須事先向海關申報,經(jīng)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鑒定并發(fā)給出口許可證才能出境,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除經(jīng)國務院批準運往國外展覽的外,一律禁止出境。
根據(jù)1991年修改的《文物保護法》第31條的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個人將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贈送給外國人的,以走私論處,但本法第325條已將此行為單 罪,本法實行后,此行為不再構成走私罪。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違反海關法規(guī),逃避海關監(jiān)督,非法攜帶、運輸、郵寄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國(邊)境的行為。其行為方式與走私武器、彈藥罪一致,這里不再贅述,具體可參見有關介紹。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既可以是單位,亦可以是個人。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為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仍決意非法攜帶、運輸、郵寄出國(邊)境。過失不能構成本罪。至于其動機可多種多樣、如賣給國外、贈送給國外之人等,但動機如何不影響本罪成立。
二、走私文物罪會判幾年
(一)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2款、第4款規(guī)定,犯本罪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較輕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盜運珍貴文物出口屬三級文物的處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盜運二級珍貴文物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盜運一級珍貴文物的,屬于“情節(jié)特別嚴重”,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其中盜運多件或者盜運稀世國寶的,可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對一案中盜運各級珍貴文物或者盜運同級珍貴文物多件的,量刑時可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有關規(guī)定,即一案中盜竊三級以上各級文物的,可以按照盜竊高級別文物的量刑幅度處罰。
一案中盜竊同級文物數(shù)量較多,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按盜竊高一級文物的量刑幅度(即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處罰。個人走私不屬于珍貴文物的一般文物,其走私數(shù)額在5000元以上,或者非法獲利數(shù)額在1000元以上的,應以走私罪追究刑事責任。
單位走私一般文物,其走私數(shù)額在10萬元以上,或者非法獲利數(shù)額在5萬元以上的,應以走私罪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對該單位判處罰金,判處沒收走私文物、走私運輸工具和違法所得;其走私數(shù)額不足10萬元,戒者非法獲利不足5萬元,情節(jié)嚴重的,也應以走私罪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對該單位判處罰金,判處沒收走私文物、走私運輸工具和違法所得。
對與境外犯罪分子相勾結,盜運珍貴文物出口或者走私一般文物的、應依法從重懲處。在最高人民法院重新作出解釋之前,量刑時仍可以參考。
(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5款規(guī)定,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條第2款、第4款的規(guī)定,即按自然人犯本罪處罰。
(三)根據(jù)《刑法》第157條第1款規(guī)定,武裝掩護走私的,應以本罪依照本條第1款、第4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
(四)根據(jù)《刑法》第157條第2款規(guī)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緝私的,應以走私文物罪和本法第277條規(guī)定妨害公務罪進行數(shù)罪并罰。
綜上,國家判定某個人或者組織是不是成立了走私國家寶貴文物犯罪的條件是特定的,文物作為國家必須保護的東西,也是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所以被公民隨意賣到國外顯然是巨大的損失,所以只要是有人走私了文物就要被刑事定罪。
我國走私文物罪怎么判?
走私文物罪犯罪主體如何認定呢?
走私文物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合同法官是否應當自動釋明
2020-12-14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guī)范工傷保險行政案件審理
2021-02-06發(fā)生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07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手續(xù)如何規(guī)定
2021-02-27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協(xié)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治安處罰規(guī)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離婚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如何區(qū)分
2021-03-11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保險經(jīng)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賠款收據(jù)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jù)
2021-03-12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旅行者登車前發(fā)生事故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3-14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