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銷售假藥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二、生產銷售假藥罪應如何認定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類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對于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根據《刑法》第149條第2款規定的精神,應按處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假藥罪定罪處罰。
這符合前述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劣藥罪的區別界限:犯罪對象不同:一個是假藥,一個是劣藥。犯罪形態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是行為犯,而生產、銷售劣藥罪是實害犯,即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方構成犯罪。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的關鍵是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是否足以產生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結果。實踐中對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判斷,一般來說應依賴于對假藥這種物質和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事實判斷。
例如對假藥的成分、性質、效用的醫學鑒定以及對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推斷。對于雖屬假藥,但對人體健康不一定產生嚴重危害的情況,需進行具體鑒定,若藥品本身不危害人體健康的,當然不能認定為構成本罪;若藥品本身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的,當然應認定為生產、銷售假藥罪。
就生產、銷售假藥罪來看,自然人可以構成此罪,而單位其實也是可以作為此罪的犯罪主體。只不過說,在進行處罰的時候,對單位的處罰往往就是采取的兩罰制,其中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的時候,往往就是按照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生產銷售假藥按什么處罰?
銷售假藥罪與非法行醫罪哪個重?
醫院賣假藥應雙倍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年檢手續是什么
2021-03-05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農村承包荒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3劃撥土地上房產證到期怎么辦
2021-01-27拆遷評估后多長時間補償拆遷
2021-01-06如何設計企業拆遷補償方案才能達到整體利益最大化
2021-03-23農村征地信息應該全面公開嗎
2020-12-23房屋拆遷中什么時候收到評估報告才合法
2021-03-13國家公房拆遷如何補償
2020-11-24厘清權屬界限 規范拆違行為
2020-12-19新鴻基9.5億參與舊城改造
2020-12-03瀾石舊改定位確定 東平新城將成佛山新地標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