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定繼承人的范圍:
根據大陸法律有關規定及臺灣地區有關法規,繼承臺灣地區居民在臺灣遺產的法定繼承人范圍如下:
(1)配偶為任一順序繼承人。
(2)第一順序繼承人為直系血親卑親屬。如:子女(含婚生子、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及胎兒)、孫子女、曾孫子女等,以親等近者為先,可代位繼承。
(3)第二順序繼承人為父母(含生父母、養父母等)。
(4)第三順序繼承人為兄弟姐妹(含同父母兄弟姐妹、同父異母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等)。
(5)第四順序繼承人為祖父母、外祖父母。
大陸居民須符合上述繼承人范圍方可申請辦理繼承其在臺灣親屬在臺灣的遺產。
2、繼承時效:
根據臺灣地區《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規定,大陸居民繼承臺灣親屬在臺遺產,應于繼承開始起3年內向被繼承人住所地的法院申請,但1992年9月18日以前死亡的現役或退除役人員的遺產繼承時效,不在此范圍。
3、繼承數額:
根據臺灣地區《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規定,大陸居民依法繼承其臺灣親屬在臺遺產的,所得財產總額,每人不能超200萬新臺幣。如遺產中有不動產的,則將大陸繼承人應得部分折算為價額繼承,但臺灣地區繼承人賴以居住的不動產除外。
4、申辦繼承在臺遺產程序:
大陸居民在獲知自己有合法的繼承權時,首先應到繼承人戶籍所在地的能辦理涉臺公證的公證部門辦理相關的公證,而后再向臺灣有關部門申辦。
二、臺灣人如何繼承大陸遺產
考慮到去臺人員和臺灣的特殊情況,為了保護臺灣繼承人依法繼承在大陸遺產,根據《繼承法》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通過有關司法解釋,對臺灣繼承人的繼承問題作了如下一些規定:
1、人民法院過去處理的繼承案件中,已經給去臺人員或臺胞保留了遺產份額的,他們可以按執行程序向人民法院申請取得。
2、去臺人員和臺胞,對人民法院已審結但未保障其繼承權的案件提出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可依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依法保護其繼承份額。份額多少可依實際情況酌定。
3、臺灣居民在臺灣以方式處理大陸遺產的,遺囑的方式應當符合《繼承法》的規定。如果遺囑人按照臺灣的規定制作了遺囑,只要不違反《繼承法》關于遺囑的有關規定,人民法院也可以認定有效。但如果遺囑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沒有保留必要份額的,應認定遺囑無效或部分無效。
4、去臺人員和臺胞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繼承案件,繼承開始已經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可依法作為特殊情況延長訴訟時效。對于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已經超過兩年的,可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繼承人無法主張繼承權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訴訟時效處理。
5、人民法院今后處理的繼承案件,對在臺灣的合法繼承人,應設法通知其參加訴訟;無法通知的,可為其保留應繼承的份額,并指定財產代管人。
6、去臺人員和臺胞在人民法院進行民事(包括繼承)訴訟,應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供有關證明。對其提供的臺灣公證機關或其他部門、民間組織的出具的證明文件,可作為證據。但對以中華民國名義出具的證明文書,應通過適當途徑變換名義。
7、人民法院審理涉臺民事案件,應向居住在臺灣的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如臺灣當事人委托了大陸訴訟代理人,可以由代理人簽收;沒有委托大陸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通過其親友代為轉遞,也可以采用郵寄方式送達。除此以外,以其他方式送達,并能夠證明當事人收到的,也可以認定已經送達。這些方式均不能送達的,可采用公告送達。公告送達期為60日。
以上就是對如何辦理涉臺遺產繼承,臺灣人如何繼承大陸遺產的講解。
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您能對涉臺遺產繼承對繼承人相關的問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2-10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幾個小時
2020-11-16怎么樣才能保護老字號
2020-12-02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前夫未經授權代簽房屋租賃合同有沒有效
2021-03-03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什么叫現房
2021-01-06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