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挪用公款后潛逃是否可以轉化為貪污罪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規定,挪用公款后攜帶挪用的公款潛逃的,依照《刑法》第382條、383條的規定按貪污罪定罪處罰。行為人攜帶挪用的公款潛逃,說明其主觀故意已經轉化,即由暫時使用轉變為永久占有,客觀上使被挪用單位對挪用人和物都失了控制,這符合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故以貪污罪定罪處罰。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但司法實踐中如何理解“潛逃”呢?目前,法律與司法解釋對“潛逃”沒確的界定。我們認為,案發前或案后,行為人不假外出或請假外出或辭職,而致發案單位與之無法聯系的即可認定為“潛逃”。
二、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根據挪用公款罪的定義,我們可以分析,挪用公款罪的構成要件:
(一)犯罪客體:國家財經管理制度,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以及公款的使用權。
(二)客觀方面:本罪的行為對象是公款和特定款物。特定款物指的是刑法典中規定的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和救濟款物。應該注意的是,除了這些特定款物包含物之外,公款僅指的是資金,而不包括其他公共物。本罪的行為表現為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這區別于挪用特定款物罪,因為后者需要歸其他公共目的使用。那么,什么才是挪用公款行為呢?我國刑法典第384條的罪狀中進行了列舉,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根據我國相關的立法解釋,“歸個人使用”指的是具備下列情形之一的:將公款供本人、親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以個人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的;個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的,謀取個人利益的。
2、挪用公款數額數額較大,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下,挪用公款構成犯罪不問是否真正獲利,也不受挪用時間的限制,只要進行了此種活動,數額達到了法律規定(1萬元至3萬元為數額較大)的起點,即構成該罪;
3、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這種情形適用于除前兩種情形之外的活動。根據我國的司法解釋,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但在案發前全部歸還本金的,可以從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其中,給國家、集體造成的利息損失應予追繳。挪用公款數額巨大,超過3個月,案發前全部歸還的,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三)犯罪主體:特殊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或者是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
(四)主觀方面:行為人主觀上有故意,并具有挪用公款的目的。
現實中,要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挪用公款后潛逃的話,此時對于其挪用的公款其實主觀上已經具有了非法占有的目的,根據相關司法解釋中的規定,此時是可以以貪污罪來定罪處罰。而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當中的規定,需要結合實際的犯罪數額、情節來追究其刑事責任才行。
貪污罪能判緩刑嗎
貪污罪最新司法解釋全文
貪污受賄罪辯護詞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的法律責任
2021-03-15行政處罰辦結后多長時間立卷
2020-12-15載運危險貨物的船舶應當經過哪個部門批準
2021-01-24行政復議申請人主體是否合格的案件分析
2021-01-29雇傭關系工傷賠償起訴狀
2021-01-29工傷鑒定一季度可以鑒定幾次
2021-02-25解約定金可否有守約方提出
2021-01-23交通事故受傷人員何時開始傷殘鑒定,傷殘鑒定前應做好哪些工作
2021-01-02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勞動合同應該怎么解除
2020-11-23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