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利益鏈條的擴大,貪污腐敗現象在政府機關等職能部門仍舊存在,行賄受賄現象也時有發生。同時,我國對于行賄受賄的認定也有相關條例進行了界定,比如當收受財物后上交或者及時退還的,可不算作受賄。然而,如何認定受賄及時退還呢?讓我們通過下文來進行了解。
受賄及時退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九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請托人財物后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賄。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后,因自身或者與其受賄有關聯的人、事被查處,為掩飾犯罪而退還或者上交的,不影響認定受賄罪?!薄兑庖姟妨信e了案發前退還(上交)財物的兩種情形:一種是“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可簡稱為“及時退還”:另一種是“為掩飾犯罪而退還或者上交的”,可簡稱為“被動退還”。
一、及時退還
“及時退還”,行為入主觀上沒有受賄的故意,客觀上表現為及時退還或者上交,不存在犯罪故意,故不構成犯罪。
除《意見》列舉的兩種退還情形外,在實踐中還有一種情形,即行為人雖未及時退還或者上交,但在收受財物后至案發前的期間內主動退還或者上交的。此種情形可以簡稱為“主動退還”。在該情形下,行為人在接受財物時存在受賄的故意,但經過一定時間段后,因主客觀原因等諸多因素的變化,自己主動退還或者上交收受的財物。從法理分析,行為人既具有受賄的故意,又具有受賄的行為,且犯罪過程已經完成,因此,應當構成受賄罪(既遂),至于后面的退還行為,應當視為犯罪后的“退贓”,可以作為處罰時的量刑情節,但不能改變已然犯罪的性質。實踐中,“主動退還”的情況復雜多樣,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司法機關把握的標準不一,故《意見》對此種情形未作規定。對于“主動退還”情形,可以結合收受財物的時間長短、數額大小以及是否牟利等具體情況,選擇適用不以犯罪論處,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主動退還”一般不會影響構成犯罪,但在少數情況下,行為人雖然接受財物時存在受賄故意,但在較短時間內即出現悔悟,且未為對方謀取利益即主動退還財物,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可不以犯罪論處。
(2)在構成犯罪的前提下,考慮到行為人“主動退還”雖然屬于“退贓”情節,但表明其有悔罪表現,主觀惡性較小,對職務廉潔性的損害也相應減小,故對其從寬處罰往往能獲得民眾認同。另對不同退贓行為比較分析,在實踐中,被告人到案后的“積極退贓”行為尚可作為從輕處罰的情節,“主動退還”與“積極退贓”相比,行為人體現的主觀惡性更小,社會危害更低,舉重以明輕,對“主動退還”情形更應當從寬處罰。對案發前“主動退還”的行為從寬處罰有一定的法理基礎、司法基礎和民意基礎。如果無視“主動退還”與“積極退贓”的區別,不利于激勵行為人及時悔罪,也與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背道而馳。
二、在具體案件中,對從寬處罰幅度的把握應當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1)從退還的時間來看,“主動退還”一般介于“及時退還”和“被動退還”之間,退還時間的遲早反映了悔罪程度的大小,一般而言,越接近“及時退還”情形的,從寬處罰的幅度就越大:越接近“被動退還”情形,退還越晚的,從寬處罰的幅度就越小;
(2)從是否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來看,“主動退還”時已為請托人謀取了利益,尤其是非法利益的,從寬的幅度就越小,沒有或者不愿為請托人謀取利益的,從寬的幅度就越大;
(3)收受財物數額的大小,也影響從寬的幅度。根據以上三個方面的因素,結合行為人到案后的認罪態度等情況,分別確定從輕、減輕或免予刑事處罰。對案發前“主動退還”的,首先應當考慮從輕處罰;對數額不大,且沒有為他人牟利,退還時間早,犯罪情節輕微的,可免予刑事處罰;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如果在法律規定的幅度內處罰仍明顯偏重的,可以依照刑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對受賄行為及時退還情況進行認定,一方面可以降低行賄受賄案件的發生,較為人性化的給國家公職人員一個自我反省與改正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讓國家公職人員以身作則,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以上就是關于受賄及時退還認定的介紹,想要了解更多詳細信息可以向律師咨詢。
?2017最新受賄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受賄罪構成要件的認定是什么
?行賄受賄罪定罪認定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不是主犯怎么判
2020-11-11使用偽造離婚證違法嗎
2020-12-04兩個公司成為采購供應商的形式是什么
2021-02-10欠房租多久可以終止合同
2021-01-14裁員常識
2021-01-19外商投資企業注銷流程有哪些
2021-01-22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交通事故認定書司法解釋
2021-02-25法院出的調解書無法執行怎么辦
2020-12-18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