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逃逸的賠償是不是該當全責
《道路交通安全法》說明:發生交通事故后,一方當事人逃逸的,負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但并沒有說減輕到哪種程度
1、事故因當事人逃逸,而無法認定當事人責任的,無論事故各方的實際責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擔全部責任;
2、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雙方均無責任,即意外事故,逃逸方承擔全部責任;
3、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逃逸方有安全違法行為或駕駛有錯誤,他方沒有過錯,逃逸方負全責;
4、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事故當事人雙方均有責任,在確定過錯比例的基礎上適當減輕逃逸方的責任。
交通肇事逃逸有哪些表現
根據交管部門出臺標準,以下8種情形將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強行離開現場的。
不同情況下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規則,具體有以下8種情況:
1、在沒有劃分中心線和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的路段上,車輛未按下列行駛路幅行駛,與事故發生有直接因果關系的,一般負事故主要責任:
(1)車行道寬度在14米以上的,非機動車未在兩側各3.5米以內的路面行駛,機動車未在中間其余路面行駛;
(2)車行道寬度超過10米,不足14米的,機動車未在中間7米的路面內行駛,非機動車未在兩側其余路面內行駛;
(3)車行道寬度在10米以下6米以上的,非機動車未在兩側各1.5米(人力或加裝動力裝置的三輪車、殘疾人專車在兩側2.2米內行駛),機動車未在中間其余路面內行駛;
(4)車行道寬度不足6米的,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未靠道路右邊順序行駛。
2、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行人未在道路兩側(道路兩側1米內)行走發生事故的,應負相應的事故責任;
3、騎跨中心線的機動車與對向非機動車發生事故的,雙方一般負事故同等責任;
4、非機動車在本車道受阻駛入機動車道,隨后行駛的機動車未避讓發生事故的,機動車一方一般負事故主要以上責任;非機動車在機動車臨近時駛入機動車道誘發事故的,可以調整為雙方負事故同等責任;
5、機動車行經無人行橫道或過街設施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車行道未避讓誘發事故的,機動車一方一般負事故主要責任;但事發附近有人行橫道、過街設施的,可以調整為雙方負事故同等責任;
6、有機非隔離的道路上,機動車駕駛人因嚴重疏忽,追尾撞擊機動車道內同向行駛的非機動車,機動車一般負事故主要責任;夜間可以調整為雙方負事故同等責任;
7、非機動車行經公交車站(站牌左右30米范圍內),與上下車乘客發生事故的,雙方一般負事故同等責任;乘客急-奔上下車的,乘客一般負事故主要責任。公交車未靠邊停車與事故有因果關系的,一般負事故次要責任;
8、在路段上,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無行人信號燈),與正常過馬路的行人發生事故的,機動車負事故全部責任;行人偏離人行橫道或有其他過錯的,可以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交通事故逃逸會讓當事人承受更多的處罰,提醒大家在發生交通事故后不要去逃逸。想知道交通事故逃逸的賠償怎么樣確定或是怎么樣為自己增加賠償金額,需要的時候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咨詢解決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判斷商標侵權行為怎么認定
2021-01-29婚后父母出資買房屬于個人財產嗎
2021-03-03婚前購房離婚如何分割,貸款是共同債務嗎
2021-01-30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工程款的支付流程
2020-12-24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離職檢查電腦合法嗎
2020-11-24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