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資金罪數額會進行累計嗎
如果是多次挪用資金的,會對多少挪用的資金進行累計,累計到最后一次后將多少挪用的資金相加就是涉案的金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二條 【挪用資金罪;挪用公款罪】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挪用資金罪數額的計算標準
計算行為人挪用資金的數額,主要注意以下問題:
1、對挪用正在生成或支付利息的本單位資金的,在挪用期間內,給單位造成的利息損失,應予追繳,但不能計入挪用資金的數額。
2、挪用本單位資金進行營利活動或非法活動的,所獲取的利息、收益或違法所得,應當追繳,但不能計入挪用資金的數額。
3、在多次挪用本單位資金的情況下,挪用數額按下列方法計算:多次挪用不還的,挪用數額累計計算;以后次挪用的資金歸還前次挪用的資金的,挪用的數額以案發時未還的實際數額認定。
4、多次挪用本單位資金,其中有的用于非法活動,有的用于營利活動,有的用于個人生活或揮霍。
應當首先按挪用的三種類型:即“超期未還型”、“營利活動型”、“非法活動型”,分別計算其數額。已還的,以及用于個人生活或揮霍的尚不足三個月的應扣除。如果其中有一種達到相應的標準,就以本罪論處;三種數額均未達到相應數額標準,但相加后達到“數額較大”標準,也應以本罪論;三種數額均未到達相應數額標準的,相加后仍低于“數額較大”標準的,不應以犯罪論處。即便數額已超過“非法活動型”挪用資金罪的起點數額,也是如此。
挪用資金罪與職務侵占罪的區別
1、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不同。挪用資金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資金的使用權,對象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資金;職務侵占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資金的所有權,對象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物,既包貨幣形態的資金和有價證券等,也包括實物形態的公司財產,如物資、設備等。
2、犯罪客觀方面不同。挪用資金罪表現為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3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行為;職務侵占罪表現為,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挪用資金罪的行為方式是挪用,即未經合法批準或許可而擅自挪歸自己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職務侵占罪的行為方式是侵占,即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法占有本單位財物。挪用本單位資金進行非法活動的,并不要求“數額較大”即可構成犯罪;職務侵占罪只有侵占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才能構成。
3、犯罪主觀方面不同。挪用資金罪行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單位資金的使用權,但并不企圖永久非法占有,而是準備用后歸還;職務侵占罪的行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單位財物的所有權,而并非暫時使用。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挪用資金罪數額會進行累計嗎”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是多次挪用資金的,會對多少挪用的資金進行累計,累計到最后一次后將多少挪用的資金相加就是涉案的金額。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試用期辭職工資怎么算
2021-02-10什么是數罪并罰,數罪并罰怎么計算
2021-02-17用手機拍別人算侵權嗎
2020-12-13試用期辭退員工風險防范
2021-01-05公司延長工作時間月超過36小時如何補償
2021-01-10公司破產工齡還有賠嗎
2021-02-05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2020年撫養費標準多少
2020-12-18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