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侵占公司財務罪
在合伙企業法起草過程中,一些地方反映合伙企業財產經常受得侵犯,包括挪用和侵占,而以往對于合伙企業財產被侵占和挪用的行為,實踐中往往只追究行為人的民事責任,成為合伙企業的財產得不到有效保護的主要原因之一。合伙企業法就這方面的問題明確規定,侵占和挪用合伙企業財產構成犯罪的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并且附帶民事賠償責任,這是合伙企業法的一個突破。1997年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在侵犯財產罪中,進一步規定了對包括合伙企業在內的所有市場主體的財產侵害行為均承擔刑事責任,并且規定了具體的定罪量刑標準,這對合伙企業的的實施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合伙企業法規定應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是第六十八條規定,合伙人執行合伙企業事務中,將應當歸合伙企業的利益據為己有,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業財產的,責令將該利益和財產退還合伙企業;給合伙企業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一條規定了合伙人在合伙企業中侵害合伙企業利益,侵占合伙企業財產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侵占是指將人財產非法據為己有的行為。依據新修訂的刑法,比照第二百七十一條有關侵占財產罪的規定,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二是第七十二條規定,“合伙企業招用的職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合伙企業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或者挪用合伙企業資金歸個人使用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一規定涉及兩種罪名:第一,合伙企業的職工,包括聘任的經營管理人員,侵占合伙企業的財物構成財產的侵占罪;第二,合伙企業職工,包括經營管理人員,挪用合伙企業財產的構成挪用財產罪;這兩種行為的具體處罰應依照新修訂的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的有關規定辦理。合伙人利用接納新合伙人入伙達到轉嫁債務的目的,避免合伙企業對新合伙人的欺詐行為發生,保護新入伙合伙人的合法權益,法律規定合伙協議另有約定者除外。就是說,法律不限定新合伙人與原合伙人就合伙關系有特殊的約定,法律保護合法并符合社會公序良俗的入伙協議約定的法律效力。如果合伙協議根據新合伙人入伙時的具體情況約定新合伙人對其入伙前的企業債務不承擔責任的,這一做法并不違法。
侵占公司財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八十三條第一款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故意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進行虛假理賠,騙取保險金歸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公司法全文[相關法律與司法解釋]《公司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董事、監事、經理利用職權收受賄賂、其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財產的,沒收違法所得,責令退還公司財產,由公司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合伙企業法》第六十八條合伙人執行合伙企業事務中,將應當歸合伙企業的利益據為己有的,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業財產的,責令將該利益和財產退還合伙企業;給合伙企業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違反公司法受賄、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5·12·25法發[1995]23號)
根據《決定》第十條的規定,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董事、監事、職工利用職務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企業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侵占罪。
《決定》第十條規定的“侵占”,是指行為人以侵吞、盜竊、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公司、企業財物的行為。
實施《決定》第十條規定的行為,侵占公司、企業財物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侵占公司、企業財物十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根據《決定》第十二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實施《決定》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補充規定》處罰。
《決定》第十二條所說的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在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公司、企業中行使管理職權,并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包括受國有公司、國有企業委派或者聘請,作為國有公司、國有企業代表,在中外合資、合作、股份制公司/企業中,行使管理職權,并具有國家工作人吊身份的人員。
《決定》第十四條所說的“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業職工”,是指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業中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工。
各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按照本解釋規定的受賄、侵占、挪用的定罪數額幅度,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并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這方面的知識的詳細介紹,面對這樣的財務侵占我們明白也是有一定的標準進行處罰,所以任何的財務侵占我們都需要進行嚴厲的追究責任進行處罰,如果對于這方面知識還有其他任何疑問,積極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專利訴訟適用)
2021-02-13字體侵權按什么賠償
2020-12-10有限合伙人的財產份額可以繼承嗎
2021-02-28合同簽了多久就生效
2021-02-02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五條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2-14拆遷補償協議要誰簽字
2020-11-10新農村拆遷補償多少一平方米
2021-01-14征地拆遷補償的標準范圍
2020-11-09無產權證房屋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