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條規定: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者,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立案標準如下:
(一)行為人有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關鍵。此處必須同時符合兩點:
1、要有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即干擾和破壞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或人民團體正常的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秩序。
2、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必須是以聚眾的方式實施的,即糾集三人以上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擾亂。至于擾亂過程中是否使用暴力,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必須是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方能構成本罪。
情節嚴重,實踐中一般可從擾亂時間的長短、聚眾人數多少、擾亂的對象的性質和侵害后果是否嚴重等予以認定。
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秩序。
這里所說的社會秩序不是廣義的一般的社會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圍內的社會秩序,具體是指國家機關與人民團體的工作秩序,企業單位的生產與營業秩序,事業單位的教學與科研秩序。侵犯的對象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
(二)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以聚眾的方式擾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正常活動,致使其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但并非一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人都能構成本罪,構成本罪的只能是擾亂社會秩序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所謂首要分子,即在擾亂社會秩序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謂其他積極參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的在犯罪活動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對于一般參加者,只能追究其行政責任,不能成為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出故意構成。
行為人往往企圖通過這種擾亂活動,制造事端,給機關、單位與團體施加壓力,以實現自己的某種無理要求或者借機發泄不滿情緒。由于本罪是聚眾性犯罪,因而進行擾亂活動必須基于眾多行為人的共同故意。這種共同故意并不要求行為人之間的故意聯系十分緊密,只要行為人明確自己以及他人是在實施擾亂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與人民團體的工作秩序的行為即可,并不要求各行為人的犯罪目的或犯罪動機完全一樣。
從擾亂后果看,如果給機關、團體、單位的工作帶來嚴重后果,造成惡劣影響,則為情節嚴重;從擾亂手段看,暴力性手段比非暴力性手段情節嚴重。
并非一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人都能構成本罪,構成本罪的只能是擾亂社會秩序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實踐中,如果是一人或二人鬧事引得眾人圍觀起哄的,不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對致使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無法工作,造成嚴重損失,主觀上屬于過失的,不構成本罪,但應將這一危害后果作為量刑時的考慮因索。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情節嚴重的認定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司法解釋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立案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自己寫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銀行貸款禁止投向保險公司嗎
2020-12-25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及解除后果是什么
2021-01-18關于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1-02-03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呢
2021-03-07如何申請征地拆遷信息公開
2021-02-13戶口不在農村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23公租房拆遷補償款應怎樣確定
2021-01-09房屋拆遷補償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13北京西城棚改項目啟動,棚戶區改造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拆遷補償比例是多少
2021-01-23論拆遷公民私有財產權的保護
2021-01-04廈門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21廠房拆遷,你可以得到哪些補償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