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警察去抓犯罪嫌疑人,覺得很精彩很容易,其實不然。電視上的只是輕描淡寫,實際情況下警察抓人也是需要一定的過程的,比如發生一個案件,要先立案,然后才有抓人,那刑事案件立案之后多久能抓人呢?
一、刑事案件立案之后多久能抓人
1、公安機關接受報案、控告、舉報、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一般情況下,在七日以內決定是否立案。
重大、復雜線索,經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三十日。
特別重大、復雜線索,經地(市)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六十日。
2、公安機關決定立案偵查以后,可視案情需要決定什么時間抓人,這沒有具體時間規定,一般情況下,案件立案偵查工作開始時,犯罪嫌疑人已經在看守所了。
3、抓到人后先刑拘,30天內轉捕。
二、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條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刑事案件立案之后多久能抓人?這并沒有定論的,因為刑事案件的類別不同,處理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具體立案之后多久能抓人這也要根據具體的案情來定,一般來說我們的公安機關在處理案件時都會有一個大致的計劃。
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刑事案件立案偵查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根本違約解除合同的損害賠償如何確定
2021-02-18孕婦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12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20-12-14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