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詐騙派出所立案還是法院
1、派出所沒有權利執(zhí)行,除非是法院授權。
2、如果欠款金額達1萬元的,經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則構成信用卡詐騙罪,應承擔刑事責任。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一般要經四個月左右的時間,才會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96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鉸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的;
(2)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4)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guī)定限額或者規(guī)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fā)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信用卡詐騙的認定
(一)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l、構成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詐騙犯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必須具備騙取他人財物的目的。只有主觀上具備詐騙的故意,客觀上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為,才能構成本罪。實踐中有的信用卡持有人將自已的信用卡借給他人使用,如借給自己的親屬、朋友等。在表現形式上使用人也是在冒用他人的信用卡,但使用人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為是經持卡人同意的。雖然這種行為違反了信用卡使用規(guī)定,但是使用人在主觀上并不是以非法占有持卡人的財物為目的,因此,不具備信用卡詐騙罪的本質特征,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糾正或者按照有關規(guī)定處理、不能適用本條作為犯罪處理。
2、分清善意透支與惡意透支,正確認定使用信用卡進行惡意透支的信用卡詐騙罪。善意透支與惡意透支的本質區(qū)別就在于行為人具有不同的主觀故意。二者在客觀表現上雖然都是造成了透支,但前者的行為人是為了先用后還,屆時將歸還透支款和利息;而后者是為了將透支款占為己有,根本不想償還或者沒有能力償還,因此在行為上必然表現出千方百計地逃避有關部門的催款,甚至采取潛逃的方法躲避債務。在現實生活中,使用信用卡進行透支的情況經常發(fā)生,但行為人究竟是善意還是惡意、必須對其行為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具體結合到前述情況,如果采取提供假證明、假身份證的欺騙方法辦理信用卡,然后進行大量透支的,其行為本身就足以證明是進行惡意透支;如果是合法地辦理信用卡,并使用自己的信用卡進行大量透支的,就從其透支前后的具體表現來進行分析,比如透支后潛逃的,或者經銀行多次催款仍拒不償還的,或者大大超過自己的實際支付能力進行透支,實際上不可能償還的,都可以認定其屬于惡意透支。
3、如果存在下列情形可以證明行為人沒有詐騙故意的,不能以犯罪論處:
(1)不知使用的是偽造、作廢的信用卡的。一般來說,使用偽造、作廢的信用卡大多可以推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詐騙故意,因為行為人自已是否擁有信用卡其本人應該是清楚的。但實踐中可能還有這類情況,即他人謊稱為行為人辦了信用卡而將偽造、作廢的信用卡交由行為人去獲取財物,行為人對此信以為真。對類似這種情況當然不能認為行為人有詐騙故意。
(2)誤用他人信用卡或者雖系冒用但無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行為人自己擁有信用卡但因過失或其他原因拿錯他人的信用卡而使用的,行為人并非出于故意,當然不能以犯罪論處,還有行為人對使用他人的信用卡是明知的,但行為人是出于開玩笑、解自己燃眉之急等原因而使用,過后立即向合法持卡人說明并予以償還的,由于行為人沒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也不應以犯罪論處。
(3)善意透支。善意透支是允許的,因此不存在構成犯罪的問題。對于區(qū)分行為人的透支是屬于善意還是惡意的問題,一般來說,行為人連續(xù)透支造成巨大透支額或者對已透支額未按期歸還又繼續(xù)超限額透支且拒不償還的均可認為屬惡意透支;如果行為人在限額內透支或雖超過限額透支但按期償還的則屬于善意透支。
(二)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應以盜竊罪認定
本條第3款規(guī)定“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guī)定處罰。”這種情形是指盜竊犯罪分子盜竊他人的信用卡后并使用該信用卡進行詐騙財物的行為。所謂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包括犯罪分子盜竊信用卡后自己使用該信用卡,也包括犯罪分子的同伙或朋友明知是盜竊來的信用卡而使用該信用卡的。在后一種情況下,對盜竊犯罪分子的同伙或朋友可按盜竊犯罪的共犯處理。如果某人不知道信用卡是盜竊來的而使用,對使用者則不應按盜竊罪進行處罰,應當按照其使用的具體情況和情節(jié),依照有關法律處理。如某盜竊分子竊得一張信用卡后,對其朋友說是拾來的,由其朋友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對使用者就不應按照盜竊罪處理,應當按照冒用他人的信用卡進行詐騙的規(guī)定處理。
(三)偽造信用卡并使用偽造的信用卡詐騙行為的定性問題
對于偽造信用卡并換用偽造的信用卡詐騙的行為應當如何定性,在信用卡詐騙罪設立以前,我國刑法學界存在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信用卡是有價證券,具有貨幣功能,因而,只要持卡人主觀上有牟利目的,客觀上有偽造行為,就應定偽造有價證券罪。第二種觀點認為,偽造是手段,騙財是目的,構成偽造有價證券罪和詐騙罪的牽連犯,應以一重罪處斷。第三種觀點、則認為,應直接定詐騙罪。因為我國現行的有價證券有支票、股票、存折、匯票、公債券、國庫券(不包括外國發(fā)行的在我國流通的信用卡),行為人的目的不是為了營利,而是非法占有公共財產,事實上,持卡買貨的行為不具有營利性質,這種行為所侵犯的客體不是國家經濟的正常運行,而是社會財產關系。在信用卡詐騙罪設立以后,偽造信用卡的行為按照本法規(guī)定,構成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而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的行為構成信用卡詐騙罪,兩者之間存在牽連關系,應當以一重罪從重處罰。由于兩罪的法定刑相同,以牽連犯中的結果行為即以信用卡詐騙罪論處為宜。
信用卡使用中的建議
1、辦卡前了解信用卡服務協(xié)議,謹慎選擇銀行
有些人為了貪圖銀行的小禮物或者積分返點而疏于考察辦卡銀行的信用,也未關注信用卡服務協(xié)議,對銀行都能提供的服務缺乏了解;甚至有些人持有近10張信用卡,各種卡片的服務和規(guī)則都不去了解,只關注透支額度及銀行返點。如果出了信用卡被盜刷的問題,很可能所有的責任都需要你來承擔。
2、信用卡的支取采用密碼加簽名的方式
在選擇信用卡時,一要關注發(fā)卡行的信譽,二要關注信用卡的服務范圍和責任承擔。
目前,各個銀行都規(guī)定,憑密碼支取的信用卡,視同有權消費,即使發(fā)生盜刷,持卡人也應該對此埋單,卡片一旦發(fā)生盜刷,持卡人就負有完全責任。
僅憑簽名支取,一旦信用卡丟失,沒有密碼的保護屏障,撿卡人很容易支取卡內金錢,而各個銀行對由此而造成的損失,只是承擔部分責任,其他的部分還要失卡人自己承擔,更容易造成損失。
密碼加簽名方式,即使卡片丟失,首先要破解密碼,消費時刷卡商戶還負有審核簽字是否預留簽字的義務,保障更多。是目前最可行的支取方式。
3、開通網上銀行、刷卡時要慎重
即使憑簽名支取的信用卡,網上銀行也是需要憑密碼支取的,憑密碼支付的損失都是由持卡人自行承擔,因此開通網上銀行要注意風險防控。
現在,我們購買的各種物品,預約上門的各種服務,商家也會持有各種POS機,通過POS機刷卡,你卡片的信息就會預留在POS中,會給別有用心的人以機會。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卡在身上,卻被盜刷的原因。
4、信用卡被盜刷后應采取如下措施
1)第一時間與銀行聯系掛失,避免損失繼續(xù)擴大,把掛失后的責任轉嫁給銀行。
2)馬上報警,取得不在支付現場的證據及《報案記錄單》,為維權準備證據。
3)立即聯系律師,把可能的風險控制到最小。不要擔心聯系律師會耽誤太多時間,簡單的案子,一般律師在5分鐘內就能厘清來龍去脈,并給出相應的意見。
4)按照約定時間還款。
很多人會認為款項屬于盜刷,不屬于自己消費;或者對銀行的處理結果不滿賭氣不還款,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擴大自己的損失。
關于信用卡詐騙,律霸網小編也在上面為大家介紹的如果在使用中避免,希望大家在一些信用卡消費過程中要多加注意,避免一些不法分子惦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翻墻上網是違法行為嗎
2021-02-17怎樣進行農民工傷殘賠償
2020-11-09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發(fā)生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車損應當理賠多少錢
2021-01-03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合作協(xié)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商業(yè)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未經協(xié)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企業(yè)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xù)保保全
2021-01-26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爺爺給孫子投保 為何不能領取保險金
2021-01-18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