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騙6萬元判多少年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現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對詐騙罪量刑標準進行了補充: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于詐騙“數額特別巨大”。
詐騙金額達到六萬的,屬于刑法規定的數額巨大,依據刑法的規定,處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詐騙罪應當如何認定
1、詐騙罪與借貸行為的界限。
借款人由于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帳,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仍屬借貸糾紛,不構成詐騙罪。
2、詐騙罪與代人購物拖欠貨款行為的界限。
對以代人購買緊缺商品的名義,取走貨款,沒買到東西,又擅自挪用貨款,拖欠不還款的行為,應著重考察其真實目的、雙方的關系、事情的起因、代辦人的具體行為、拖欠的情節、后果等等,從而正確判斷其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意圖。如能明確想代人購物,因故未能買到挪用仍擬歸還的,不能以詐騙罪論處。如果以代購為名,行詐騙之實,騙取大量財物,大肆揮霍,根本無意歸還,也無力歸還的,應以詐騙罪論處。
3、詐騙罪與集資辦企業因虧損躲債的界限。
如果確實是集資經商辦企業,但因經營不善,虧損負債,為躲債而外出,仍屬財產債務糾紛。這同詐騙犯以集資辦企業為名,撈到錢財就逃之夭夭,以實現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質區別。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老公意外死亡賠償給誰
2021-03-23合同的相對性法律規定
2021-03-18醫患糾紛案件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10違法犯罪受傷是否擔責
2021-03-04外國人委托國內律師的手續
2021-01-14商鋪使用權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13父母協議單獨贈與兒子的房,兒媳加名字有用嗎
2020-12-09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