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公告應該具備哪幾個條件?
1、公告必須在征收土地方案依法被批準之后實施
征地方案是在批準農用地轉用后或同時必須上報的材料。征收土地方案一般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編制,其內容包括:被征收土地的數量、位置、權屬以及土地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以表格的形式填寫,同時另附《建設擬征(占)土地權屬情況匯總表》;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的有關補償標準的規定;用地單位對本方案的意見;征地紅線圖等材料。征收土地方案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審查批準后,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對征地方案相關內容予以公告。
2、公告內容符合法律規定
《征收土地公告辦法》規定,征收土地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均應通過公告方式予以發布。
關于征收土地公告,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征收土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征收土地公告,該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征收土地公告應該包括以下內容: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被征收土地所有權人、位置、地類、面積;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途徑;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
3、公告的形式是書面張貼
《征收土地公告辦法》第三條規定:“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收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組內以書面形式公告。其中,征收鄉(鎮)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在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進行公告。”也就是說,征收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通常情況下要在被征收土地所在的村、村民小組范圍內,以書面方式張貼公示,告知眾人。張貼公告應當盡可能在被征地農民經常聚集的公共活動地方進行,張貼不限于一份,要盡可能在多個點張貼。張貼之前可以召開相關會議,先讓群眾事先周知,但不能簡單以召開村民大會或者村民小組大會、甚至村民代表大會的形式在會議上宣讀替代書面張貼。
國家是可以根據發展的情況來征收公民的土地或者房屋,那么在進行土地征收后也是會給當事人的生活或者收入帶來一定的損失,所以國家也是會按照實際情況支付相應的補償費用,如果被征收人對征收的金額和征收的款項有不認同的情況也是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
新拆遷條例規定的土地征收范圍有哪些?
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是怎樣的?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最新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離婚后有關子女的探望問題如何規定?
2021-02-14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征信,上了征信黑名單怎么辦
2020-12-30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怎么理解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不變
2021-03-14土地轉讓合同有效嗎
2021-01-09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21-01-05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