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與借貸行為如何區分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借款人由于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帳,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仍屬借貸糾紛,不構成詐騙罪。
詐騙罪會怎么判刑
對于該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詐騙罪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短信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有的時候上面所寫的內容可能和你的困惑有一些出處,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他們會更加完整的為您解答,我們相信你會在律霸網平臺中找到自己的那一份答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呢?
2021-02-22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刑事被告人沒有戶籍怎么辦
2021-02-08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保險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09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點
2021-01-16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