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者有權享受的經濟補償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生活補助費。
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本人標準工資1個月的生活補助費,但是最多不超過12個月的本人標準工資。
2、醫療補助費。
根據《國營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和《全民所有制企業招用農民合同制工人的規定》規定,勞動合同終止前工人或農民合同工患病或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由企業發給相當于本人工資3個月至6個月的醫療補助費。
根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由用人單位一次性發給。經濟補償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經濟補償金在企業成本中列支,不得侵占企業按規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分立是否交企業所得稅
2021-03-05近似商標駁回復審能成功嗎
2021-01-27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沒履行監護權可否不贍養
2020-11-13民法宣告失蹤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13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