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重新復核不得超過一個月
規定:當事人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有異議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之日起三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
上一級交管部門收到當事人書面復核申請后五日內,應當作出是否受理決定。自受理復核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進行審查,并作出復核結論。經審查認為事故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確實充分、責任劃分不公正、或者調查及認定違反法定程序的,應當作出復核結論,責令原辦案單位重新調查。原辦案單位應當在十日內重新調查,重新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撤銷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解讀:在公安部去年6月出臺的“服務群眾十六項措施”中,曾對交通事故的復核權有所規定,但是規定得較簡單,可操作性也不強。此次將“復核”用一整節的篇幅進行了細化規定,也使得當事人在遇到此問題時更加有法可依。岳成律師事務所的杜*浩律師認為,在該條款上,新規定強化了交通事故的認定與復核,將交通事故的認定單列成章,并增加規定了交通事故當事人的申請復核權,為當事人不服交通事故認定提供了相應救濟程序。
交警不秉公執法嚴重將追刑責
規定:交警故意或者過失造成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違反法定程序或者其他執法錯誤的,應當依照有關規定,根據其違法事實、情節、后果和責任程度,追究執法過錯責任人員行政責任、經濟責任和刑事責任;造成后果嚴重的,還應追究交管部門領導責任。
解讀:專家表示,在原規定中,雖然規定了交管部門及交警應當秉公執法。但也只提到,當交警違反規定時,將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在新規定中,不但規定了交警在違法時要承擔行政責任,在情節惡劣和造成了嚴重后果時,也將被追究經濟和刑事責任。這有利于“保障交管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和保護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快速處理”成全國性規定
規定: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發生財產損失事故,當事人之間無爭議的,可以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車輛可以移動的,應在拍照或者標劃事故車輛現場位置后,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再進行協商。
解讀:根據市交管局的統計數字,自《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辦法》(簡稱“快速處理辦法”)于去年7月1日實施以來的1年多里,事故當事人自行處理率已達75%以上,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擁堵比上一年度下降了60%。這表明,“快速處理辦法”已對北京減少道路擁堵起到了關鍵作用。杜*浩律師認為,此次將“快速處理辦法”引入新規定的意義在于,它將從明年起成為全國性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制度。
部分新增內容
扣押物品期限不超三十日
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押與事故有關的物品,并開具扣押物品清單一式兩份,一份交給被扣押物品的持有人,一份附卷。扣押的物品扣押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本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交警應通知保險公司支付搶救費
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車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搶救受傷人員需要保險公司支付搶救費用的,交管部門應書面通知保險公司。搶救受傷人員需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費用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書面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
外國人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在未處理完畢前,公安機關可以依法不準其出境。
部分修改內容
1、尸體檢驗應當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內委托。
原規定:五日內
2、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構成犯罪,依法應當吊銷駕駛人機動車駕駛證的,應當在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決后,由設區的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原規定:對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需要吊銷當事人機動車駕駛證的,應當在移送案件之前,由設區的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的處罰決定。
錯誤認定交通事故交警可能要負刑責
新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泉州市交警支隊法制科科長柯*均在解讀新《程序規定》時說,交警如果失職,錯誤認定交通事故,可能負刑事責任。
吊銷駕照時間推后
新的《程序規定》中規定: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構成犯罪,依法應當吊銷駕駛人機動車駕駛證的,應當在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決后,由設區的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而原先的規定是,在移送案件之前吊銷當事人機動車駕駛證。
“新的規定更符合實際,也保障了駕駛員的利益。”柯*均說,這個規定體現了對法院審判權的尊重,制約了交警單方面認定當事人“有罪”的權力。而且,現在要考一本駕駛證,特別是級別較高的駕駛證(如A證),不僅需要花錢,更需要花大量時間。如果在法院未判決之前就予以吊銷,將會使不少無罪駕駛員蒙受很大損失。
追究交警執法過錯
新的《程序規定》規定:“交警故意或者過失造成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違反法定程序或者其他執法錯誤的,應當依照有關規定,根據其違法事實、情節、后果和責任程度,追究執法過錯責任人員行政責任、經濟責任和刑事責任;造成后果嚴重的,還應追究交管部門領導責任。”
柯*均說,以前,對于交警玩忽職守或者違法認定交通事故的規定很不明確。這次的規定不僅明確,而且細化了,有很強的操作性。
新的《程序規定》規定,如果當事人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有異議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天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上一級交管部門收到當事人書面復核申請后五天內,應當作出是否受理決定。自受理復核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進行審查,并作出復核結論。柯*均認為,這條規定,對于直接處理事故的基層交警部門和它的上級交警部門都有制約。交警在認定事故時,將更加公平、公正、公開。
小事故不撤離將被罰款
市民經常看到,道路上發生一起小事故,但當事人雙方互不相讓,站在路中間爭論,由此引發交通堵塞。
新的《程序規定》中也明確規定:發生財產損失的交通事故,對應當自行撤離現場而未撤離的,交警應當責令當事人撤離現場;一旦造成交通堵塞的,交警部門可對司機處以200元罰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撞人出院后怎么調解
2021-01-09黨紀處分有追訴時效嗎
2021-03-13被別人辱罵可以報警嗎
2021-01-03民政局撤銷結婚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4隱名股東能否工商備案
2020-12-26知識產權類似產品如何界定
2021-03-03阻止專利實施是否屬于侵權
2020-11-22房屋可以贈予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04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房產證過戶了原來房產證還有效嗎
2020-11-08辦結婚證的時候能查到對方婚史嗎
2020-12-20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