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供自殺工具屬于犯罪嗎
幫助自殺行為不具有可罰性;幫助自殺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較小;幫助自殺行為未對法益造成侵害;幫助自殺行為不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幫助自殺行為與自殺者死亡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幫助自殺行為不構成犯罪的前提是自殺者具有刑事責任能力。
如果自殺者是不能正確理解死亡意義的兒童或者是精神病患者的時候,幫助自殺者的行為具有殺人的間接正犯性質,因此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罪。
二、自殺案件應該怎么處理
(一)相約自殺。指相互約定自愿共同自殺的行為。因行為人均不具有故意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所以對其中自殺未逞的,一般不能認為是故意殺人罪;但是,如果行為人受托而將對方殺死,繼而自殺未逞的,應構成故意殺人罪,量刑時可考慮從輕處罰;以相約自殺為名,誘騙他人自殺的,則應按故意殺人罪論處。
(二)致人自殺。既由于行為人先前所實施的行為,而引起他人自殺結果的發生。對此,應區別三種情況分別處理:
(1)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是正當的或只是一般錯誤、一般違法行為,他人自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殺者本人的心胸過于狹窄,這時不存在犯罪問題;
(2)行為人先前實施了嚴重違法行為,結果致被害人自殺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殺的結果作為一個嚴重情節考慮,將先前嚴重違法行為上升為犯罪處理。如當眾辱罵他人,致其當即自殺的,可對辱罵者以侮辱罪論處;
(3)行為人先前實施某種犯罪行為,引起被害人自殺的,只要行為人對這種自殺結果沒有故意,應按其先前的犯罪行為定罪,而將自殺結果作為量刑時考慮的一個從重或選擇較重法定刑處罰的情節。
(三)逼迫或誘騙他人自殺,即行為人希望自殺人死亡,但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責,自己不直接動手,而是通過自己的逼迫、誘騙行為促使自殺者自己動手殺死自己,即借助自殺者自己之手達到行為人欲殺死自殺者的目的。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關鍵應查明行為人是否確實有刻意追求自殺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為在特定環境下是否足以導致他人實施自殺的行為,兩者缺一,則就不宜認定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四)教唆、幫助他人自殺。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論處,但考慮到在教唆、幫助自殺中,自殺者的行為往往起決定作用,因此,應根據案情從寬處罰。如果行為人的行為不很積極,作用不大,主觀愿望出于善意,這時可不以犯罪論處。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殺,由于自殺者限于精神狀態或年齡因素對于自殺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意志控制能力,對此,不僅要以故意殺人罪論處,而且還不能從輕或減輕處罰。
提供自殺工具屬于犯罪?在發現他人有自殺傾向的時候,你要做的應該是積極的開導他們,而不是幫助他們自殺,不然你的良心都會過意不去。因提供自殺工具而導致他人直接死亡,這時建議你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提供好的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數罪并罰的含義及計算方法如何規定的
2021-02-01違法運營行政處罰后多久可以訴訟
2021-02-01不動產抵押未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1-01-14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合同擔保概述
2020-12-07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