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自愿達成的賠償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各方均應當自覺履行。
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律行為是否有效,取決于行為人是否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內容是否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也就是說,均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各方當事人自愿達成的賠償協議,沒有違反法律規定的內容,也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協議就是合法有效的,應當受法律保護。即使賠償數額與實際損失或法律規定有一定出入,也是當事人對自己民事實體權利的處分行為,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各方當事人應受賠償協議的約束,不得出爾反爾。
當然,法律不會完全禁止反悔。
《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規定:行為人對行為的內容有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一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撤銷。比如,事故發生時以為只是皮外傷,所以就賠了幾百元了事,結果經醫院檢查后發現有骨折或內傷,光醫藥費就達數千元,那么原先達成的賠償協議公平性顯然就有問題了。此時,法律賦予當事人撤銷權,可以恢復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平衡各方當事人的利益,體現法律的公正性。另外,當事人對另一方的賠償與其作為投保人向保險公司索賠系另一個民事法律關系即保險合同關系。如果認為保險公司沒有按照法律規定予以理賠的,可以就保險合同糾紛案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但不能因保險公司的理賠不足而反悔或不履行協議約定的賠付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使留置權的條件
2020-11-1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費用支付原則是怎樣的呢
2020-12-25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怎么撤銷無效婚姻
2020-11-26公司股權回購法定事由有哪些
2021-02-09房產抵押登記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1怎么取保候審?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怎樣打離婚官司,律師怎樣協助調解離婚
2021-03-17包辦婚姻自由婚姻二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