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自愿達成的賠償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各方均應當自覺履行。
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律行為是否有效,取決于行為人是否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內容是否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也就是說,均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各方當事人自愿達成的賠償協議,沒有違反法律規定的內容,也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協議就是合法有效的,應當受法律保護。即使賠償數額與實際損失或法律規定有一定出入,也是當事人對自己民事實體權利的處分行為,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各方當事人應受賠償協議的約束,不得出爾反爾。
當然,法律不會完全禁止反悔。
《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規定:行為人對行為的內容有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一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撤銷。比如,事故發生時以為只是皮外傷,所以就賠了幾百元了事,結果經醫院檢查后發現有骨折或內傷,光醫藥費就達數千元,那么原先達成的賠償協議公平性顯然就有問題了。此時,法律賦予當事人撤銷權,可以恢復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平衡各方當事人的利益,體現法律的公正性。另外,當事人對另一方的賠償與其作為投保人向保險公司索賠系另一個民事法律關系即保險合同關系。如果認為保險公司沒有按照法律規定予以理賠的,可以就保險合同糾紛案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但不能因保險公司的理賠不足而反悔或不履行協議約定的賠付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旅游被強制買東西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2020-11-22行政章屬于什么部門管
2021-01-05司法部發布《五不準》通知的內容
2021-02-21預售合同沒訂立是否適用定金罰則
2021-02-21貼身顧問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以接受委托成為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公司被起訴能夠破產嗎
2020-12-10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