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法律現(xiàn)狀
我國刑法,對于替考有“代替考試罪”(刑法九修正案規(guī)定),但是對越過考試,更直接、更嚴重的冒名頂替上大學,卻無相應罪名。民法對此也無針對規(guī)定。一般認為,冒名頂替上大學是侵犯姓名權、受教育權。
齊*苓案中,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關于以侵犯姓名權的手段侵犯憲法保護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權利是否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1999魯民終字第258號《關于齊*苓與陳*琪、陳*政、山東省濟寧市商業(yè)學校、山東省滕州市第八中學、山東省滕州市教育委員會姓名權糾紛一案的請示》收悉。經(jīng)研究,我們認為,根據(jù)本案事實,陳*琪等以侵犯姓名權的手段,侵犯了齊*苓依據(jù)憲法規(guī)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權利,并造成了具體的損害后果,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钡?a href='http://www.bjxgfjob.com/sifajieshi/16.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司法解釋在2008年12月24日被廢止,理由也未說明。周*鸞認為,考慮到我國現(xiàn)行體制,最高院無權對涉及憲法的問題做出解釋,所以要停止適用。
二、被冒名頂替上大學如何維權
一般認為,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所竊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實際上是盜用他人身份名義,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個身份信息。故在刑法上,現(xiàn)在雖然沒有“頂替身份罪”(臺灣刑法有頂替罪,是針對頂替人犯的),但其冒用手段如涉及偽造戶籍、身份證的,則涉嫌偽造國家公文罪、偽造居民身份證罪。在民法上,應當認定為侵犯個人身份權(包括并不限于姓名權、受教育權,還包括其他各種身份權,譬如銀行貸款名義、個人信用等),被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注銷冒名身份、恢復真正身份,賠償損失等。冒名者所獲得各種國家許可,譬如公務員資格、教師等,是欺詐取得,應予以撤銷。
被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注銷冒名身份、恢復真正身份,賠償損失等。在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wǎng)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案件判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1-17貨物運輸合同存在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2021-01-31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法院判決沒收個人財產怎樣執(zhí)行
2020-12-16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訂婚了想退婚錢怎么辦
2021-03-15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guī)定呢
2020-11-14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jù)是什么
2021-02-05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shù)囊蛩赜心男?/p> 2021-03-18
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先拆遷再簽訂安置補償協(xié)議違法嗎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