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上大學侵犯了什么權利
對于此類問題,我國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
我國刑法,對于替考有“代替考試罪”,但是對越過考試,更直接、更嚴重的冒名頂替上大學,卻無相應罪名。故根據罪刑法定,是不為罪的。此乃法律黑色幽默也。民法對此也無針對規定。一般認為,冒名頂替上大學是侵犯姓名權、受教育權。很遺憾,羅**被冒名頂替案,最終是調解解決,法院未判決。如此中國式的結局,案子是解決了,法律卻沒進步,導致最近沸沸揚揚的王**案解決無參照。
齊**案中,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關于以侵犯姓名權的手段侵犯憲法保護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權利是否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1999魯民終字第258號《關于齊**與陳**、陳**、山東省**學校、山東省**第八中學、山東省**教育委員會姓名權糾紛一案的請示》收悉。經研究,我們認為,根據本案事實,陳**等以侵犯姓名權的手段,侵犯了齊**依據憲法規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權利,并造成了具體的損害后果,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但該司法解釋在2008年12月24日被廢止,理由也未說明。考慮到我國現行體制,最高院無權對涉及憲法的問題做出解釋,所以要停止適用。
竊以為,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所竊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實際上是盜用他人身份名義,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個身份信息。故在刑法上,現在雖然沒有“頂替身份罪”,但其冒用手段如涉及偽造戶籍、身份證的,則涉嫌偽造國家公文罪、偽造居民身份證罪。在民法上,應當認定為侵犯個人身份權(包括并不限于姓名權、受教育權,還包括其他各種身份權,譬如銀行貸款名義、個人信用等),被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注銷冒名身份、恢復真正身份,賠償損失等。冒名者所獲得各種國家許可,譬如公務員資格、教師等,是欺詐取得,應予以撤銷。
如果自己或朋友親人遇到冒名頂替上大學情況,不懂得運用法律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反擔保抵押權人是誰
2020-12-06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0-11-28上市公司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