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講,在車輛保險工作中,沒有“保全險”這一說法;因為,從本質讓講,車輛保險的保單,同樣是一個“保費”與“保險責任”“對價”的合同,每張保單保費的有限性,決定了保險合同中的保險人同樣只承擔與“保費”價格對應的有限保險責任;而從理論上講,因車輛造成的損失可以無限擴大,所以,從保單的本質含義來看,就不可能存在“保全險”這種說法。
在實際車險業務操作過程中,所謂“保全險”往往是指車主投保了“交強險、車損、三者、盜搶、車上人員、車身劃痕”等幾個主要的險別,但上述幾個險別,與車輛保險中已經多達二十幾個的險別總數相去甚遠。而且就已經投保的這幾個主要險別來講,車損險、盜搶險亦可能是不足額投保。比如,三者險的保額可能只有五萬,車上人員與車身劃痕的保額可能都相對較小,這種情況是不足以承擔較大的保險事故損失的。所以,所謂的“保全險”的說法是不準確的,而且對客戶也會造成利益上的損害。
小張是某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其好朋友小李剛剛買了輛新車,理所當然找到小張說:保險你是行家,為我的愛車保險這事就交給你了,給我保個“全險”就行了。小張想,小李平時不怎么出遠門,發生大事故的概率很低,好朋友的車當然能省就省點錢吧。于是找了幾個主要的險別進行了投保。保險合同成立后的某天,小李駕車與其他車輛發生了雙方事故,交警判小李負事故的次要責任,但是小李由于認為自己的車保了“全險”,又有小張這個好朋友在保險公司上班,在事故雙方分擔事故損失時,大度地承擔了本次事故的大部分損失。
但是,根據保單中的明確約定,對于車主在發生保險事故后不同責任比例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只能按照車主在事故中責任比例的大小承擔對應比例的事故損失金額。所以,保險人只能根據保險條款中的相關規定,按照事故責任比例為被保險人小李承擔本次事故的少部分損失,從而讓小李承擔了本不該承擔的經濟損失。所以,上述案例說明,不僅車險保險合同只能按照保單中列明的保險險別項目與保險金額內為被保險人承擔損失,而且承擔損失的金額亦與保險條款中的相關規定密切相關。
律霸網小編溫馨提示: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車險保單同樣是具有嚴格法律意義的“合同”,在保險合同中,簽訂合同的雙方同樣都會受到合同條款的嚴格約束,其中的每條條款均直接涉及到保險事故后車主的經濟利益。所以,在此建議大家在為自己的愛車投保時,一定要對車輛保險相關的基本知識做出必要的初步了解,以免讓自己受到本不應該承受的經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以租代賣是否違法
2021-03-14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賠付標準
2021-01-01怎樣判斷既定事實婚姻
2020-12-08個人獨資企業違法如何處罰
2021-01-02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2021-01-26醫院發生火災怎么辦
2020-11-30違法判刑黨員開除黨籍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合同甲乙丙方關系怎么界定
2021-03-19如何申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1-31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