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還得先小小說一下概念。
什么是工傷?簡單點說就是工作中或者上下班途中因意外原因所造成的身體損傷。所以要求一定是在工作中、或因公外出途中、或上下班的過程中所受的意外損傷才有可能認定為工傷。
其次,什么是交通事故?簡單說就是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重點是在市政道路上和因過錯或意外。
在此大家都可以看出,因為這兩者的構成要件之間有重疊的地方,所以只要同時符合以上兩點,原則上都可以同時獲得上述兩種情況的相應賠償。這點就是交通事故和工傷能獲得雙重賠償的最根本一點。比如,小明在上班途中,在道路上發生了非本人負事故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那么小明原則上就既可以申請對方車主和保險公司的賠償,又可以找單位請求申報工傷保險待遇。
那么,有什么相關法律法規依據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近親屬,從第三人處獲得民事賠償后,可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
并且從交通事故賠償與工傷保險待遇的性質看,兩者的請求權并不相同,承擔賠償責任的主體也不同,而且還屬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所以職工同時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和交通事故理賠是合理合法的。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職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的本人負事故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不算作工傷。當然,如果是工作時間又因工外出則不受此限。
最后,交通和工傷競合時的賠償項目有哪些呢?是不是所有項目的賠償都能拿到呢?
答案是:不全是。
舉幾個例子:
醫療費,只能擇其一
護理費,只能擇其一
交通費,只能擇其一
后續治療費,只能擇其一
住院伙食補助費,只能擇其一
其他的,諸如交通事故傷殘賠償金、工傷一次性傷殘補助、一次性醫療補助、一次性就業補助等相關“賠償金”性質的項目,只要做了交通和工傷的相應鑒定構成傷殘的,是可以同時獲得的。
聰明的你可能已經看出其中的區別。對,沒錯!只要把握理賠時是不是需要提供發票這一點就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判別了。
比如,小明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了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那么小明可以一方面可以向對方司機保險公司追償,又可以同時通知單位申請工傷保險待遇。兩個賠償中具有補償性質的“賠償金”部分基本都可以拿到,但是像醫療費等這幾項費用,根據同一次醫療費等個人只需負擔一次的道理,當事人一般只能擇其一種途徑來索賠。還有就是由于這些項目的理賠,兩種途徑都需要提供原始票據,而原始票據只有一份,所以也只能擇其一種途徑來進行索賠了。
好了,今天簡單說了下交通事故理賠和工傷保險待遇的競合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水平有限,難免有不周之處,歡迎指正。
注:根據目前司法實踐絕大部分省市都可以實現交通和工傷部分的“雙賠償”,但具體還是以當地法院判決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委托人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07投資入股與干股的區別
2020-11-25倉單質押有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去防范
2021-03-11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