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已施行一年多,從該規定的內容看,明確了當事人舉證責任的分配,進一步強化了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在審判實踐中,為達到勝訴的目的,有時當事人就會不遺余力地尋找證據,甚至偽造證據、毀滅證據等等。而對此情況,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雖作了懲罰性規定,可處以罰款或拘留,但是,罰款的數額就個人而言,最高僅是1000元,單位則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而在民事訴訟中,偽證行為人可能獲得的非法利益,往往遠遠大于罰款的上限,因此,對于偽證行為人而言,這是一個贏遠多于輸的賭局”,促使不少當事人鋌而走險,客觀上也滋長了偽證現象的蔓延。因此,對于民事訴訟中的偽證行為僅予以民事制裁顯然是不夠的,有必要上升到刑罰的程度,加大打擊力度,從而保障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而現行刑法對偽證行為又是如何規定的呢?刑法第三百零五條規定了偽證罪,第三百零六條規定了辯護人和代理人偽證罪,第三百零七條規定了妨害作證罪。從法條的內容看,第三百零五條、第三百零六條只能適用刑事訴訟,第三百零七條的規定雖然包括了刑事、民事、行政等訴訟活動,但僅指阻止他人作證或指使他人作偽證以及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的行為,而并未規定具體實施偽證、毀滅、偽造證據的行為。而對于偽證行為而言,指使作偽證的為教唆者,作偽證者是實施者,兩者的地位應是相當,實施者的作用絕不會比教唆者輕,故對兩者的處罰亦應相當。但刑法的規定卻是恰恰相反,教唆者可以構成犯罪,而具體實施者卻因罪刑法定原則而逃避刑事處罰。再者,相對于毀滅、偽造證據的當事人而言,幫助者充其量只是一個配角”,作用明顯要小于實施者。然而,刑法第三百零七條并未規定具體實施毀滅、偽造證據行為的人有罪,但作用相當甚至較輕的幫助者卻有罪,顯然是不合理,也是不公平的。立法的局限可見一斑。
綜觀世界上許多國家均要求證人有如實作證的義務,不得作偽證,并規定證人宣誓制度,宣誓后仍作偽證的可構成偽證罪,如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從國外立法來看,大多規定訴訟中提供偽證是犯罪,并視為重罪,科以嚴厲的人身刑和財產刑。如《加拿大刑事法典》第312條規定:任何人犯偽證罪,構成可訴罪,處14年以下監禁;但是為使他人被處以死刑而作偽證者,最高可處終身監禁。”在法國,對于民事訴訟中作偽證處3年監禁,并可處以30萬法郎的罰金。
因此,為加大對偽證行為的打擊力度,完善我國刑法對偽證犯罪的立法,筆者建議在刑法中增設一條民事訴訟偽證罪”的規定。其犯罪構成是:主體包括當事人、代理人及其他自然人或單位;主觀方面當然是直接故意,并以幫助他人或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或免除本應承擔的義務及責任為目的;客體是民事訴訟的秩序以及公民、法人的正當權益;客觀方面表現為: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偽造、毀滅證據的行為,當然,并不是所有偽造、毀滅證據的行為均應予以刑事處罰,對于那些情節較輕,危害不大的行為可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予以民事制裁。至于刑罰,可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時考慮到民事訴訟中偽證行為一般均以謀取經濟利益為目的,在處以刑罰時,應規定可以并處罰金。
李*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侵權案件中的關聯性如何證明
2020-12-11行政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1-03-23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傳統老字號可以轉讓嗎
2020-11-25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申請出國結婚需哪些證明材料
2021-01-02再次指定管轄禁止
2021-01-21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