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單位名義為他人貸款擔保行為人是否構成挪用公款罪
有意見認為,所有的擔保貸款合同均有銀行可以“從保證方的存款帳戶內扣收本息”的內容,即使本單位與擔保貸款本息相應數(shù)額的資金的使用權和處分權受到限制。但該行為是挪用本單位資金抵押給銀行為他人貸款提供擔保,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挪用公款罪的構成要件。
本文則認為,以單位名義為他人貸款擔保的行為僅僅是一種濫用職權的違紀行為,不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構成要件,不構成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shù)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shù)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行為。近年來,在辦理挪用公款案中的司法實踐過程中,具體如何適用法律,尤其是對以單位名義為他人貸款擔保是否構成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問題,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理解,爭議較大,主要是涉及到對以下幾個問題的認識。
關于以單位名義為他人貸款擔保的效力問題,確定擔保是否合法有效,關鍵是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來進行界定。我國《擔保法》第8條規(guī)定:“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第9條規(guī)定:“學校、幼兒園、醫(y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不得為擔保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0)44號]第3條規(guī)定:“國家機關和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違反法律規(guī)定提供擔保,擔保合同無效”。因此,以單位名義為他人貸款擔保行為的效力問題,一是要看單位的性質,二是要看擔保的內容、形式等,符合擔保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則合法有效,否則,視為無效。
在貸款擔保方面銀行是出于對擔保公司信譽的信任才加大的貸款數(shù),以私人的名義代表單位對他人的貸款進行擔保的行為,往往會損害公司的集體利益。并且對于公司的發(fā)展非常不利如果生活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可以咨詢相關專業(yè)律師幫忙解決,律霸網(wǎng)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后醫(yī)療機構申請墊付救助基金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4乘網(wǎng)約車發(fā)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產品質量投訴書怎么寫呢
2020-11-08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追索權發(fā)生地有管轄權嗎
2021-03-02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guī)定嗎
2020-12-16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