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近年來司法機關處理的商業賄賂案件,可以看出查處商業賄賂犯罪案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法律界定問題:認真分析我國的商業賄賂查處歷程,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到完善的過程,但不可否認的是,立法的步伐總是跟不上犯罪的發展。
很多時候,都是在問題很嚴重的時候,匆匆立法、匆匆查處。因此,很多賄賂案件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消耗、消化,具體到司法環節,就是該立案的不立案;該做犯罪處理的作了行政處理;該起訴的不起訴;該判刑的不判刑;該實刑的被緩刑,該重刑的被降格……
2、具體的執法變異:現行法律規定,受賄5000元、行賄10000元達到立案起刑標準,但這個標準僅僅是法律層面上公布的,具體到一些地方,就有了自己的內控標準。這個內控標準遠高于公布標準,至于執行哪個標準,則完全是地方行政長官的問題。
3、取證問題:通常情況下,行賄受賄就是一對一的過程,習慣上稱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要你不說,我不說,沒有人知道?!倍恳粋€當事人,都在想方設法為自己的不光彩行為極力保密,同時,作為證人證言,其可靠程度,遠遠低于物證、書證等其他形式的證據,所以,就出現了現實中不斷的“做減法,降數額”。
個別案件,甚至因為關鍵證人的證詞無法取到,或者突然改變,導致案件流產。
4、管轄渠道問題:商業賄賂違法,首先是不正當競爭行為,由工商行政機關管轄,而達到犯罪的案件,則分別由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各自管理。這就難免存在該移交的不移交問題,給當事人留下了消化處理的機會。
5、潛規則和地方保護主義問題:毫無疑問,能夠行賄受賄的,不是有職權的官員(包括企業中的管理者),就是有錢人,這個群體,很容易和當地政府行政、司法機關存在較為緊密的關系,如果其中某一個被打擊、處理,那么,就很容易產生來自行政上的干涉,造成案件進展困難。比如,因為行賄受賄要處理當地一個納稅大戶或者是重要官員時,很難斷定具體的辦案機關能“獨立辦案”。(于*泉律師lawyeryu999@163.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調解應遵循哪些原則
2020-11-14自訴案件能不能私了?
2020-11-10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勞動糾紛中沒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26公司法對一人公司怎么規定
2021-02-25冒充別人的商標應該怎么處罰
2020-11-18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宅基地侵權糾紛答辯狀如何寫
2020-11-14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保嗎
2021-02-19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