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如何審批?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一般分為前期準備、整理開發、入市交易、項目建設四個階段。鄉鎮統籌各村集體經濟組織,組建集體所有制性質的鎮土地股份聯營公司,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與其他企業組成項目公司,共同規劃、開發、利用集體產業用地,穩步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使用集體土地興辦鄉(鎮)村公益事業和公共設施,經所在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后,可依法確定使用單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鄉鎮企業用地和其他經依法批準用于非住宅建設的集體土地,至今仍繼續使用的,經所在農民集體同意,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后,依法確定使用單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
二、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方式有哪些?
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征地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范圍,減少非公益性用地劃撥。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二級市場。
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直接轉讓、出租土地使用權;
2、農村房屋產權人轉讓、出租房產時,連帶轉讓、出租土地使用權;
3、鄉村企業的兼并、改制過程中涉及集體土地轉讓、出租;
4、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聯營等形式新辦企業;
5、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使用權合作的方式開發項目;
6、經征用、補辦為國有土地并輸轉讓、出租;
7、由于企業破產清算或債權債務因素,經司法裁定發生流轉。推行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有利于農村經濟改革的深化,有利于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完善。
綜上所述,在農村設立企業,經常要用到集體建設用地。在我國,企業只有使用權,因此,需要到鄉鎮土地部門提出用地要求,提供所需材料。鄉鎮部門審核后做出批準,符合條件的出具建設用地土地使用證。集體土地一般情況下不能用于非農建設。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集體土地承包權將不得流轉
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果沒有失業證怎么入職
2021-02-05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5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開發區能出讓土地嗎
2020-11-18農用土地轉讓流程是什么
2020-11-28如何解決土地流轉相關問題
2021-01-19拆遷補償權是否有時效的限制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