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種類有哪些?
根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記辦法》的相關規定,土地使用類型只有土地劃撥和土地出讓兩種形式。
1、劃撥土地使用權: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2、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 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
二、劃撥土地的范圍
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3條規定:“下列建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確屬必需的,可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劃撥: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按用途劃分,可以劃分為國有農用地、建設用地,國有未利用地一般不確定使用權人。
其中,依據《土地管理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的相關規定,國有農用地可以依法承包給單位或者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對于國有建設用地,國家可以將通過劃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者入股等方式,依法確定給單位或個人使用。
與此相對應,單位或個人取得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根據取得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國有劃撥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承租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和作價出資(入股)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看來很多普通民眾對國有土地資源方面的一些法律常識的了解程度還是非常的貧瘠的,這也是因為平時我們不會接觸到審批國有土地資源的這些事情。后期業主在買房子的過程當中可能就會了解到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種類,除了政府用地之外,普通民眾不可能有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這種可能性。
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的流程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寵物醫療糾紛為何難解
2021-03-10服刑人員在獄中被獄警欺辱怎樣維權
2020-12-07股權融資包含無形資產嗎
2020-11-28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