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毒罪的預備階段怎么界定
投毒罪的預備,顧名思義是為實施犯罪而進行的犯罪工具準備、犯罪對象物色、犯罪實施地點挑選、犯罪實施時間選擇等預備工作。投毒犯罪的犯罪預備顯然就是對所投毒物進行購買、配置、存放等預備,對所要投毒的地點進行選擇,比如水源、容器、河道、水庫等,對投毒所要侵害的目標進行了物色,比如針對村居民、牲畜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二條【犯罪預備】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一款是關于犯罪預備概念的規定。根據本款的規定,犯罪預備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具有兩個主要特征:一是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形成了對預備犯追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二是犯罪預備是為實行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準備工具”是指準備為實施犯罪所必需的作案工具和其他物品。“準備”包括收集、購買、制造,以及非法獲取等活動。“制造條件”是指除準備犯罪工具和其他物品以外的其他為順利進行犯罪活動,達到犯罪目的而創造條件的行為。從準備工具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準備犯罪工具也是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準備工具、制造條件,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
第二款是關于對預備犯處罰原則的規定。本款包含兩層意思:
1.對預備犯,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2.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由于預備犯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犯罪結果尚未發生,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對預備犯的處罰要輕于既遂犯。但犯罪預備的預備情況,對實施犯罪,實現犯罪意圖的作用不同,其社會危害程度也不同,因此本款規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在認定犯罪預備行為時,應當注意劃清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界限。二者的主要區別是:前者發生在行為人著手實施犯罪行為之前;而后者發生在著手實施犯罪行為之后,即行為人已經著手實施犯罪,但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得逞。后者的危害性要大于前者。危害程度不同,處罰也應不同。注意劃清二者的界限,有利于正確適用刑罰,正確處理案件。
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劃撥土地轉讓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7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