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
原告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張某賠償其醫藥費等相關費用。
被告辯稱:其讓原告乘車完全是出于好意,其與原告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且其受到的損失是由第三人李某造成的,應由李某承擔責任。原告要求其承擔責任沒有法律依據,法院應予以駁回。
【審判】
法院經審理認為:張某準許夏某搭便車,雙方之間已形成好意同乘關系。在運輸途中張某與他人不法侵害致夏某受傷,應承擔侵權責任。但由于夏某屬于好意同乘者,明知貨車不宜載人而強烈要求搭乘車輛,本身也存在過錯,應適當減輕張某的民事責任。法院遂依法作出判決,在張某應承擔的一半事故賠償責任中,承擔70%的損害賠償責任,夏某自行承擔30%的責任。
【律師評析】
駕駛員李某承擔侵權責任已無疑義。本案的關鍵在于好意同乘者夏某是否能要求駕駛員張某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賠償的依據是合同之債還是侵權之債。
好意同乘也稱搭便車,是指運行人出于好意,無償的邀請或者允許他人搭乘自己的車。好意同乘中不包括有償的搭乘,在有償搭乘時,搭乘人與運行人之間達成了一個客運合同,運行人有義務將乘車人安全送往目的地,一旦發生事故造成損害,運行人應該對乘客承擔無過錯的違約責任,賠償損失。而好意同乘是無償的,不成立客運合同關系,屬于好意施惠關系。因此受害人夏某和駕駛員李某之間并沒有合同關系。
雖然好意同乘者與運行人雙方不存在合同關系,但根據《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車輛既為駕駛人員全面操控,駕駛人員當然應對車輛空間之內的人、物的安全負責。同時,此種駕駛員義務亦有其法律上的規定,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條就明確要求駕駛員按駕駛規則、交通規則操作車輛,這是駕駛員負有安全保障義務的法律根源。在本案中,交警部門已經認定張某與李某負同等事故責任,張某的行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其應當對夏某的損失承擔法律責任。但考慮到,本案夏某明知貨車不宜載人而強烈要求搭乘車輛,其本身也存在過錯,故應適當減輕張某的民事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等級標準中的傷殘分類
2020-11-11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可以同時約定仲裁和訴訟嗎
2020-11-092011誤工費標準:誤工費到底怎么算
2021-01-20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