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農村的土地的使用進場發生一系列的糾紛問題以及爭吵問題,就是以為在土地的使用分配上不受到很多人的待見,尤其是在發生承包的時候,這時候對于承包的內容承包的協商很人員發生爭論,所以如果在遇到了關于這樣的事情,農村土地承包對換糾紛怎么解決?
農村土地承包對換糾紛怎么解決?
土地互換糾紛解決方式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一條 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相關知識:
1、關于互換當事人口頭約定、未簽訂書面合同而產生糾紛的處理。 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7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但現實中,承包土地互換很少簽訂書面合同,雙方當事人大多以口頭約定形式互換土地。在這種情況下,一方當事人要求收回互換土地,就涉及口頭約定該如何認定的問題。對此,實踐中有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雙方當事人未依法簽訂書面合同,其互換關系依法不成立或認定口頭約定無效。筆者認為,按照農村習俗,互換往往以口頭方式約定,且以相互交付互換物作為互換關系成立的標志。如果雙方當事人對當初的口頭約定不持異議,且互換事實已實際發生,則互換關系即告成立,只要土地互換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不損害他人利益,其口頭約定應當認定為合法有效。
2、關于發包方或互換一方當事人僅以土地互換未報備案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處理。《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7條規定,采取互換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但現實中,由于農村土地承包人法律知識相對欠缺,加之受農村習慣的影響,農村承包土地互換往往未報發包方備案。備案與批準或同意具有不同的性質,其法律意義自然不同。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在4種常見土地經營權流轉方式中,除轉讓須經發包方同意外,互換、轉包和出租并不要求經發包方同意,只報備案即可。由此可見,承包土地互換完全由雙方當事人自主決定,備案是為了便于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起著告知、登記和備查的作用。根據《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解釋》第13條、第14條的規定,采取轉讓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未經發包方同意的,轉讓合同無效。但采取互換等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經營權的,未報發包方同意的,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因此,在審判實踐中,發包方或互換一方當事人僅以土地互換未報備案為由,請求判決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不予支持。
3、關于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而產生糾紛的處理。在農村承包土地互換糾紛中,有的土地互換未約定期限,在這種情況下,一方當事人要求解除互換合同,就涉及對合同期限的認定問題。審判實踐中對此也有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232條的規定處理,即當事人可以隨時要求解除合同;有的認為應按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期限確定互換合同的期限,在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期內,當事人不得主張解除互換合同。要準確認定此問題,首先要正確分析土地互換的性質。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0條規定的精神,參照《土地流轉管理辦法》第17條、第35條的規定,土地互換是經營權權利主體發生變更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土地互換后,雙方對互換土地原享有的權利義務也隨之互換,當事人還可以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也就是說,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已喪失了對原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對新換得的土地取得了經營權。土地互換有別于土地轉包、土地出租等方式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后兩者并不發生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利主體變更的法律關系。其次,按農村習俗講,互換關系從雙方相互交付標的物時即告成立,雙方未約定期限,則視為永久性互換。對農村承包土地互換而言,其互換期限即為農村承包合同的期限。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解釋》第17條的規定,僅對承包土地轉包、出租未約定流轉期限的,可參照《合同法》第232條規定處理;對土地互換未約定期限的,未作相應規定,即不能參照《合同法》第232條規定處理。據此,在審判實踐中,未約定流轉期限的土地互換,當事人一方在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期內主張解除互換合同的,一般不予支持。
4、關于對不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間互換土地而產生糾紛的處理。《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0條規定,承包方之間可以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進行互換。據此,不屬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方之間則不得以互換方式流轉土地經營權,如以互換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其行為當屬無效。但現實中,有不屬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方之間互換承包土地的情形,而且互換土地后,有的對所換土地重新進行治理,有的還在所換土地上從事建房、葬墳等永久性建設。此類糾紛在實踐中處理難度較大。按照法律規定,互換合同無效,雙方應互相返還土地,但返還土地必然涉及土地上的房屋、墳墓等建筑的處理問題。建設房屋一般已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同時,按農村習俗,墳墓不能隨便遷移,所以,拆除房屋、遷移墳墓等將面臨很多尷尬和困難。因此,處理此類案件應當著重進行協調和調解,使兩個不同集體經濟組織之間就涉案土地所有權進行協商處理,從而盡可能維持土地互換現狀。
農村土地承包對換糾紛怎么解決?這里是小編整理的在土地糾紛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在發生農村的土地承包糾紛的時候要先通過協商的途徑解決是在解決不了的,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進行解決,當然所有的解決都應該在合理的范圍你內。
第三輪土地承包政策是什么?
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法全文
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企業資質等級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存量房交易的程序有哪些呢
2021-02-17房東無過錯租客是否可提前解除合同
2020-11-19沒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工傷可以認定嗎
2021-02-25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