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濫用職權與玩忽職守辯護詞的主要結構是什么?
(一)標題。可寫“關于×××(人)××××案的辯護詞”。
(二)前言
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三)辯護理由
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表意見;認罪態度主要是根據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四)結尾。歸結辯護理由,提出有關判處被告的建議。
(五)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
二、刑事案件辯護人范圍
刑訴法第32條: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下列人員不得被委托擔任辯護人:
(一)被宣告緩刑和刑罰尚未執行完畢的人;
(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
(五)本院的人民陪審員;
(六)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七)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前款第(四)、(五)、(六)、(七)項規定的人員,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由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的犯罪主體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是,辯護詞的主要結構不會因為犯罪嫌疑人的社會角色不一樣,在寫的時候就有什么特殊的了。作為當事人的辯護律師會非常的清楚,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進行辯護,只能讓結果越來越糟糕。
濫用職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濫用職權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濫用職權罪案件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買病假條屬于違法行為嗎
2020-12-20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調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程序
2021-01-13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可以行權
2020-11-18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一般累犯會加重幾個月
2021-03-17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法律是如何規定虐待的
2020-11-21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