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行為認識錯誤的原因是什么?
假想防衛是行為人由于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實施防衛行為結果造成損害的行為。對于假想防衛,應當根據認識錯誤的原理予以處理,有過失的以過失論,無過失的以意外事件論。
如果他人尚未著手實行不法侵害,行為人預先加以打擊,屬于“事先防衛”。如甲、乙在激烈爭吵之后,甲看見乙扛著鋤頭朝他家走來,便繞到乙的背后,一石頭將其砸傷或砸死。乙朝他家走來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有不法侵害的意思,來打架滋事,但是乙還在路上,尚未開始實施傷害行為,不屬于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甲屬于事先防衛,不成立正當防衛。另一種可能是乙根本無不法侵害的意思,不過是路過而已,那么,甲屬于假想防衛。
二、假想防衛的特征
(1)不法侵害行為的實際不存在。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也是假想防衛行為區別于正當防衛和其他防衛錯誤的關鍵。所謂假想防衛,顧名思義,就是假設的想象的防衛而非真正的防衛,何以如此,是因為不法侵害并不實際存在,當然也毋須實施防衛行為,如果不法侵害現實存在,且正在進行當中,那也就具備了正當防衛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權實行必要的防衛行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衛的問題,除了正當防衛之外,防衛時間錯誤、防衛對象錯誤以及防衛過當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確實存在的條件下,在實行正當防衛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主客觀不一致現象,與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不同的。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防衛意圖。這是假想防衛在主觀上的必備條件。這種防衛的意圖來源于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錯誤,如果行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防衛意圖,假想防衛當然也就不會發生。如果行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經到來,另一方面卻不是出于防衛意圖實施反擊,而是意圖加害對方,并導致嚴重危害后果的發生,對此,應作為一種故意犯罪對待而非假想防衛。另外,還有一種雙方互毆過程中發生的誤傷勸架者或無辜第三者的情形,表面上似乎是一種假想防衛,但實際上因為雙方都存有加害對方的意圖,而不是基于防衛意圖進行反擊,所以,不能承認其中某一方是防衛行為,當然,也就不能把誤傷他人的行為視為假想防衛,而只能作為對象錯誤或打擊錯誤去處理。
(3)行為人的“防衛”行為給無辜者造成了損害,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結果條件。由于行為人誤將他人行為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因而作出錯誤的防衛反擊,進而導致不應有的危害后果的產生。假想防衛行為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行為人并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雖然誤認不法侵害存在并且實施了錯誤的防衛行為,但并未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實際損害,則假想防衛不能成立,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無從談起。
對于假想防衛的相關情況處理,應當由司法機關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應當對假想防衛行為的相關犯罪特征進行認定,符合相關犯罪特征的情況下才可以按照假想防衛來處理,具體情況下還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和認定。
假想防衛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假想防衛過當不排除故意想過當嗎?
什么是假想防衛 事前防衛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
2020-12-27在何種情況下合伙人可以要求分割合伙企業財產
2020-12-02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投保協議
2021-02-27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土地流轉后農民怎么辦
2020-12-28城市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中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6駐馬店拆遷計劃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