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假想防衛意外和過失的區別是什么?
1、假想防衛是行為人由于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實施防衛行為結果造成損害的行為。對于假想防衛,應當根據認識錯誤的原理予以處理,有過失的以過失論,無過失的以意外事件論。
2、中國《刑法》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二、假想防止的特征
(1)不法侵害行為的實際不存在。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也是假想防衛行為區別于正當防衛和其他防衛錯誤的關鍵。所謂假想防衛,顧名思義,就是假設的想象的防衛而非真正的防衛,何以如此,是因為不法侵害并不實際存在,當然也毋須實施防衛行為,如果不法侵害現實存在,且正在進行當中,那也就具備了正當防衛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權實行必要的防衛行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衛的問題,除了正當防衛之外,防衛時間錯誤、防衛對象錯誤以及防衛過當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確實存在的條件下,在實行正當防衛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主客觀不一致現象,與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不同的。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防衛意圖。這是假想防衛在主觀上的必備條件。這種防衛的意圖來源于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錯誤,如果行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防衛意圖,假想防衛當然也就不會發生。如果行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經到來,另一方面卻不是出于防衛意圖實施反擊,而是意圖加害對方,并導致嚴重危害后果的發生,對此,應作為一種故意犯罪對待而非假想防衛。另外,還有一種雙方互毆過程中發生的誤傷勸架者或無辜第三者的情形,表面上似乎是一種假想防衛,但實際上因為雙方都存有加害對方的意圖,而不是基于防衛意圖進行反擊,所以,不能承認其中某一方是防衛行為,當然,也就不能把誤傷他人的行為視為假想防衛,而只能作為對象錯誤或打擊錯誤去處理。
(3)行為人的“防衛”行為給無辜者造成了損害,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結果條件。由于行為人誤將他人行為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因而作出錯誤的防衛反擊,進而導致不應有的危害后果的產生。假想防衛行為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行為人并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雖然誤認不法侵害存在并且實施了錯誤的防衛行為,但并未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實際損害,則假想防衛不能成立,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無從談起。
對于假想防衛的相關情況認定的,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來辦理,特別是對于假想防衛的認定情況,必須在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才可以處理,但對于意外和過失犯罪的認定上,也應當嚴格依法處理,并按照規定來進行判罰處理。
假想防衛過當不排除故意想過當嗎?
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假想防衛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的程序
2020-12-06土地以租代征違法了哪條法律條款
2021-03-04撤銷行政許可需要聽證嗎
2020-12-08專利侵權如何維權
2020-11-17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外包的意義
2020-12-1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20-12-14稅務代理的種類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