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
單位犯罪訴訟程序是怎樣的?
通化律師解答:
單位犯罪訴訟程序,就是指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行為的刑事責任的特殊訴訟程序。
我國刑法明確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扣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由此可見,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采取“雙罰制”,即在追究單位刑事責任的同時,也要追究其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由于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的特點有許多地方相異,這就決定了在追究單位犯罪的案件中,對單位訴訟參與人要采取特殊的訴訟方式。
單位犯罪能否成為犯罪主體的爭論隨著有關法律的明確規定而形成統一觀點,單位能夠成為犯罪主體,同樣也能夠參與刑事訴訟,單位犯罪不同于自然人犯罪,因此確定單位犯罪案件中的訴訟主體,有利于實現對單位犯罪的懲罰。
由于單位犯罪一般實行雙罰制,即對單位處以財產刑的同時,對有關責任人員也要處以人身刑,因此在實踐中通常做法是將單位犯罪案件的被告人分為法人被告人和自然人被告人。一個法人被告人可能同時有數個自然人被告人,如有法定代表人、有關主管人員或直接責任人員,是單位犯罪案件中的共同被告人。單位作為刑事被告人參加訴訟,由它的法定代表人參加刑事訴訟,法定代表人的職責,既包括代表單位行使實體權利也包括代表單位行使訴訟權利,法定代表人以單位的名義進行活動,視為單位的行為。法定代表人有權代表單位行使辯護權,申請回避,申請審判長對證人、鑒定人發問或經審判長許可直接發問和最后陳述以及上訴、申訴等。同時也應履行單位被告人的訴訟義務。他代表法人進行訴訟活動的結果,由法人承擔。
但是當法定代表人在單位犯罪案件中同時也是直接責任人被追究刑事責任時,則具有雙重身份,有違辯護的規則,所以筆者對單位犯罪案件被告人主體主張只列法人單位為被告人,而將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從屬于單位被告人的身份參加單位犯罪的訴訟活動,以平衡單位犯罪的刑事訴訟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的分數屬于隱私嗎
2020-12-21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有哪些要求
2021-03-24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