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對交通肇事報警后應該怎樣處理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9 · 794人看過

一、基本案情

2008年11月4日18時許,被告人岳某駕駛紅旗轎車由東向西行駛至本市石景山區田村路五環橋西側時,將由北向南橫過馬路的被害人丁某撞倒,適有李某駕駛的福-田重型貨車由西向東駛來,貨車左側中、后輪與右前部與丁某頭部碰撞,致被害人丁某顱腦損傷死亡。經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石景山交通支隊認定,被告人岳某負此事故的主要責任,李某負此事故的要責任,丁某無責任。被害人丁某的親屬就民事賠償問題提出書面申請,要求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岳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責任,致他人死亡,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規定,應當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被告人辯護人辯護意見為,被告人岳某交通肇事后主動報警,在現場等候處理,并主動到公安機關如實供述了有關事實,建議對被告人從輕處罰。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岳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有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后果,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鑒于被告人岳某在發生交通事故后,主動報警并到公安機關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系自首,且認罪態度較好,對其可依法從輕處罰。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岳某犯交通肇事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被告人岳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

二、評析意見

(一)關于肇事者交通肇事后報警行為的定性問題

交通肇事后逃逸,在公安機關偵查階段主動投案交待罪行的行為認定為自首沒有異議。但行為人肇事后沒有逃逸,主動到報警并等候處理或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行為,能否認定為自首,爭議較大。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有觀點認為,發生交通肇事后,立即停車、保護現場、搶救傷者、迅速報警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被告人交通肇事后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不應將交通肇事后主動報警等候處理等行為重復評價為自動投案,只能視為肇事者履行了法定義務,這種法定義務履行阻卻交通肇事罪自首情節的成立。

另一種觀點認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的發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必須履行的相關義務,是從行政法的角度規范行為人的行為,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義務并不是自首的例外規定,肇事后履行報警義務并不排斥刑法自首規定的適用,認為肇事后報警并在現場等候處理的行為與主動去司法機關投案具有相同法律效果,不存在重復評價問題。刑法禁止重復評價原則,是指在定罪量刑時,禁止對同一犯罪構成事實給予二以上的法律評價,即禁止重復評價中的評價必須是相同性質的刑事評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的“向執行的交通警察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迅速報告義務

,并未涉及肇事者如實供述罪行、自愿接受處罰等情節。如果肇事者報警后并等待處理行為符合刑法中自首規定,則應認定構成自首,而不能以向其他部門有無報告為限。

筆者認為,第二種觀點較為合理。交通肇事自首的認定應當嚴格按照刑法的規定,不能以行政法規等有無報告義務的規定作為前提。根據《刑法》第67條及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只要肇事者后報警并在現場等候處理或肇事后主動投案,并能如實供述自己肇事罪行的,符合“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罪行”自首的兩個法定要件,應當成立自首。

因此,將交通肇事后報警等候處理的行為認定自動投案行為,符合刑法自首的法律規定,有利于鼓勵犯罪人自首。但是,交通肇事罪的肇事者僅有報警、等候處理行為,沒有積極履行救助義務或隱瞞有關犯罪事實、找各種借口為自己開脫罪行等非出于真誠悔意表現、自愿接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不應當成立自首。

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報警并等候處理的行為,雖符合自動投案行為要件,但是否成立自首還要區分具體情況,看是否符合刑法總則規定的成立自首法定構成要件。準確認定交通肇事罪的自首,關鍵問題在于交通肇事罪的肇事者未逃逸,主動到公安機關自首的,應區別于不構成犯罪的肇事者向公安機關履行告知義務的情形。

對不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肇事者,按照一般交通事故處理,肇事者應按照交通管理法的規定履行法定告知義務;而交通肇事罪的肇事者成立自首,不僅要履行告知等自動投案行為的義務,還要有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

本案中,被告人岳某交通肇事后報警行為,是履行向交通管理部門報告義務的行為,該法定報告義務的履行,同時成立刑法自首上的自動投案行為,該報警行為與自動投案行為并行不悖。對肇事者交通肇事后積極報警、救助被害者、賠償被害人損失等行為的,量刑時可以作為酌定量刑情節予以考慮,從而鼓勵肇事者及時、如實履行報告義務。

(二)對交通肇事罪被告人成立自首的認定

對于被告人交通肇事后報警,并主動到公安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能否成立自首問題,關鍵是要看其是否符合刑法規定的成立自首的構成要件。自首的立法精神在于分化瓦解犯罪勢力,感召犯罪分子主動歸案,提高刑事案件的偵破效率,節約司法成本,并促進國家刑罰權的實現,達到懲罰與預防犯罪的目的。

因此,依據交通肇事罪自首并從寬處罰,有利于實現刑罰目的的需要,肇事者投案自首表明肇事者犯罪后悔罪或悔改之心的開始,表明交通肇事罪被告人人身危險性的減輕,為教育改造罪犯打下良好基礎。此外,對交通肇事罪自首從寬處罰也是基于司法成本經濟性考慮,實現刑罰功利性目的的需要,即以最小的刑罰成本最大限度的遏制犯罪。肇事者通過自首獲得司法機關的量刑從寬,以自告并自證其罪作為代價。

作為一種獎勵,司法機關運用對肇事者進行審判的權力,適當從寬處罰,有效地預防和懲罰犯罪,從而形成一種“雙贏”效果。因此,交通肇事罪自首的本質就是讓肇事者犯罪后主動認罪,將自己交給國家追訴。《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是自首。對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其中,情節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根據上述規定,自首可分為一般自首和特別自首。交通肇事罪中要成立一般自首,首先肇事者要有自動投案行為,這就要求肇事者在犯罪之后、歸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關機關或個人承認自己實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關機關或個人的控制之下,等待進一步交待犯罪事實,并最終接受國家審查和裁判。其,肇事者還要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肇事者在自動投案后,只有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才能足以證明其具有真誠悔罪服法的表現。

如果肇事者自動投案后又脫逃,自動投案并交待罪行后又翻供,或只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實或部分犯罪事實,根本不想接受國家審查、裁判的,則構成自動投案自首行為的中斷,不能成立交通肇事罪的自首。可見,只有符合自首上述兩個條件,才能成立交通肇事罪的自首。本案中,被告人岳某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主動投案,并到公安機關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最終接受了國家機關的審查與裁判,符合自首構成要件,成立交通肇事罪自首。一、基本案情nbsp2008年11月4日18時許,被告人岳某駕駛紅旗轎車由東向西行駛至本市石景山區田村路五環橋西側時,將由北向南橫過馬路的被害人丁某撞倒,適有李某駕駛的福-田重型貨車由西向東駛來,貨車左側中、后輪與右前部與丁某頭部碰撞,致被害人丁某顱腦損傷死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