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認定自首中的自動到案
根據自首制度的立法精神與有關司法解釋,下列情形也應視為自動投案:
1、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
2、犯罪嫌疑人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的,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
3、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查詢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
4、犯罪后逃跑,在通緝、追捕的過程中,主動投案的;
5、經查實犯罪嫌疑人確已準備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司法機關捕獲的;
6、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
7、司法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
二、自首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我國刑法規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據此,對于自首的犯罪人應分不同情況區別處理:
1、犯罪以后自首的,無論罪行輕重,均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如果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2、犯罪以后自首的,只是“可以”從輕處罰,不是“應當”從輕處罰。
3、一人犯數罪時,犯罪人僅對其中部分犯罪自首的,自首的上述法律效果只適用于已自首的犯罪,對于沒有自首的犯罪,不得以自首為由從輕處罰。
4、二人以上共同犯罪時,自首的法律效果只適用于自首的共犯人,不能適用于沒有自首的其他共犯人。
值得注意的是,犯罪人的投案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出于真心悔悟,有的是為了爭取寬大處理,有的是因為親友勸說,有的是由于潛逃后生活所迫。自動投案意味著犯罪人自己主動投案,但任何投案都必然基于一定的原因,不要將引起犯罪人投案的原因看成是犯罪人被迫的結果,從而否認投案的自動性。
根據上文的內容我們知道,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一般都會給予減輕處罰的處理態度。因此,如果您有涉嫌犯罪的行為,一定要主動積極投案自首,以期能夠獲得法律的寬大處理。如果自己不清楚該如何證據自己具有投案自首的情節,不妨委托律師來幫助進行處理。
自首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自首司法解釋有哪些?
自首后一定會減輕處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債務履行期限過了怎么辦
2021-01-21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包括什么
2021-01-04報銷款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1-02-21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保險誤區: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