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刑法第133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從立法規定來看,交通肇事罪的主體并不僅是機動車駕駛人,雖然學術界對于行人能否成為交通肇事罪的主體還存有爭議,但現在普遍的觀點是非機動車駕駛人與行人若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導致發生重大事故,也可構成交通肇事罪。
目前在司法實踐中,已有因行人違法被追究交通肇事罪的相關案例。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認定行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取決于以下因素:
一、案發道路的具體情況;
二、行人是否違反了應遵守的交通規則;
三、如行人存在違法行為,與校車事故發生是否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行人民事責任需分情形認定
第一種情形是行人違法發生交通事故致使機動車損害,行人自身未受損害,機動車一方可以依據民法通則第129條“緊急避險”的規定,要求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即違法行人承擔民事責任。第二種情形是行人違法致使與機動車發生事故,行人遭受損害,機動車未受損害,此時對于行人一方的損失,可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的規定向機動車一方索賠。第三種情形是行人違法與機動車發生事故致使雙方均有損害的,對于行人一方的損失,可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的規定向機動車一方索賠,但對于機動車一方的損害,是否可以向同樣受損害的行人進行主張,現有法律還沒有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對此種情況一般不予支持。
另外,機動車上第三人如果因行人違法發生事故而受損害,這時的責任分配問題比較復雜,受損害的第三人能否依據侵權責任法直接向行人主張侵權責任,取決于行人對違法行為可能產生的損害結果是否具有主觀過錯,以及行人違法行為與第三人受損害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雙方責任各50%怎么理賠
2020-11-09書記員是審判人員嗎
2021-03-07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強制措施
2021-02-25擔保抵押同意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7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