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公司能追償車主的司機嗎
一、實踐中出租車司機與出租車公司的法律關系
(一)雇傭關系
雇傭關系是出租車公司與出租車司機之間因雇傭與受雇而建立起來的控制、支配和從屬關系。出租車司機服從出租車公司的統一調配與管理,所提供的勞動是出租車公司經營活動的組成部分;出租車公司對出租車司機指定工作場所,提供勞動工具或設備,限定工作時間,定期給付勞動報酬,進行管理。在雇傭關系中,出租車的所有權和使用權都屬于出租車公司。
(二)掛靠關系
掛靠關系是指個人出資購買車輛,但為了服從當地對車輛管理的要求,將車輛掛靠于具有營運許可經營權的公司而建立起來的關系。在掛靠關系中,出租車所有權屬于出租車司機,出租車司機使用出租車公司提供的合法有效的營運牌照進行出租車營運。掛靠關系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被掛靠的出租車公司收取了管理費或得到了經濟利益,依據掛靠合同對出租車司機實行統一的管理,對出租車司機所有的車輛有一定程度的運行支配權。第二種是被掛靠公司未收取管理費或未取得其他經濟利益,也不對出租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所有的車輛進行管理。
在實踐中,會有掛靠人即出租車所有人又雇傭他人的情況存在。這時受雇于掛靠人的可稱為次受雇人,掛靠人仍稱為出租車司機。有的次受雇人直接由掛靠人選任,出租車公司對其不進行管理;也有的出租車公司對次受雇人的聘用規定了嚴格的條件,并親自參與次受雇人的選任,次受雇人服從于公司的統一監督與管理。
(三)承包關系
承包關系是出租車司機向出租車公司繳納承包金,承包出租車公司所有的出租車,自行決定運營方針,并享有運營收益的一種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出租車公司享有對出租車的所有權,出租車司機通過繳納承包金的方式取得出租車的使用權,對出租車享有實際支配權。出租車公司對出租車司機及出租車實行統一管理與調度。
二、不同法律關系的責任承擔
(一)雇傭關系的責任承擔
出租車司機在從事雇傭活動過程中,發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致人損害的,適用雇主責任。根據《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的規定可知,從事雇主授權或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其他勞務活動,或雇員行為雖超出授權范圍,但表現行為是履行職務或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都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在實踐中,出租車司機依照出租車公司的授權駕車運營或者雖非運營,但在理性人看來屬于出租車營運活動的,都劃歸為從事雇傭活動。雇主責任是一種無過錯責任,即出租車公司不得以其無過錯為由拒絕履行其賠償責任,也不能因主張自己已經盡到選人及監督的相當注意,或主張即使盡到相當注意仍不能避免損失發生而免責。所以,直接受雇于出租車公司的出租車司機發生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由出租車公司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
筆者認為,這里有一種特殊情況。如果出租車司機雖然是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但是出租車司機是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如出租車司機酒后駕車、不遵守交通規則等,這時,出租車司機就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后,可以向雇員追償。但是,筆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基于出租車公司與出租車司機責任承擔能力的懸殊及當事人獲償難易程度的考慮,要求出租車公司先承擔雇主責任,出租車公司在賠償后向出租車司機追償可能更有利于當事人權益的維護及法律目的的實現。
(二)掛靠關系的責任承擔
掛靠關系發生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賠償責任涉及到所有權人和管理人的法律關系及責任承擔問題。目前我國法律沒有對掛靠關系作出明確的規定,審判實踐中,一般是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的規定確定掛靠合同的成立和掛靠關系的有效性。掛靠關系需要分幾種情況進行分析。
1、被掛靠的出租車公司收取了管理費或得到了經濟利益,并依據掛靠合同對出租車司機實行統一的管理。在這種情況下,被掛靠公司可以被視為獲得了出租車的營運利益。如果被掛靠公司只獲取收益而不承擔責任,則出租車司機與出租車公司的利益顯然失衡,不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則。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被掛靠公司應與掛靠人共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即出租車公司與出租車司機共同承擔賠償責任。審判實務界對應按連帶責任還是按份責任承擔共同賠償責任有兩種看法。第一種看法認為應適用按份責任,這主要是基于“享有了多大的權利,則承擔多大的義務”。在按份責任中,責任人主體根據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按照一定份額承擔責任,并認為這種責任承擔方式有利于在被掛靠公司和掛靠人之間取得平衡。第二種看法認為應適用連帶責任,這主要基于對如何更好的維護當事人利益的考慮。在連帶責任中,各個責任人集體向賠償權利主體承擔全部責任,對外不劃分責任份額,但是責任人內部仍有責任份額的劃分。賠償權利主體有權向任何責任人提出全部賠償請求,且責任人不得拒絕,但責任人履行完畢后,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筆者認為,被掛靠公司與掛靠人之間基于合同關系、經營關系的存在,聯系緊密。由被掛靠公司與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再由承擔責任多的一方向承擔責任少的一方追償顯然遠比當事人按照責任份額分別追償來的容易,這有利于當事人權利的保護。同時,掛靠人與被掛靠公司在掛靠合同中所約定的責任分擔份額或收益份額,當事人作為第三人顯然更為難以知曉全部真實情況。因此,筆者認為,在這種掛靠關系中,應采用連帶責任的責任承擔方式。同時,應注意的是,在被掛靠公司收取管理費或取得其他經濟利益的掛靠關系中,如果掛靠人與被掛靠公司之間約定了被掛靠公司對交通事故的后果免責的,僅在雙方之間具有約束力,不能對抗第三人。
2、被掛靠公司未收取管理費或未取得其他經濟利益,被掛靠公司并不對出租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所有的車輛進行管理。在實踐中,有一些地方政府基于便于管理、建立良好交通秩序的考慮要求出租車掛靠或強制掛靠,這種掛靠關系中,被掛靠公司既不是運營管理者,也不是運營利益的享有者。因此,筆者認為,被掛靠公司在不享有任何權利的情況下承擔賠償義務,當事人利益在客觀上顯然失衡。因此,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4條有關公平原則的規定,判定由出租車司機承擔全部賠償責任,而未收取管理費或未取得其他經濟利益的被掛靠公司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掛靠人即出租車司機又雇傭他人的情況。在這種法律關系中,如果次受雇人發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必須明晰被掛靠人即出租車公司是否應承擔責任。史*寬先生認為,次受雇人服從掛靠人之監督,而被掛靠人并不處于直接監督地位,則被掛靠人并不是次受雇人的雇傭人,因此,被掛靠人就次受雇人之行為,不負其責。?筆者認為,被掛靠公司是否對次受雇人進行選任并進行監管是判斷被掛靠公司是否應承擔責任的關鍵。如果次受雇人由被掛靠公司選任并受被掛靠公司的直接監管,則被掛靠公司為賠償主體,應承擔賠償責任。反之,則不是賠償主體,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三)承包關系的責任承擔
承包關系發生的道路交通安全責任事故賠償責任涉及到發包人和承包人的法律關系及責任承擔問題。目前我國法律對出租車經營權承包關系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審判實踐中,對承包關系中的責任承擔問題有兩種看法。第一種認為?應對比雇傭關系來予以處理,先由出租車公司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再由出租車公司與出租車司機內部進行追償。第二種認為應直接以承包關系為名進行處理,由承包人出租車司機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發包人出租車公司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在其過錯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筆者認為,承包關系與雇傭關系有著本質的區別。確立雇傭關系要明晰雙方是否具有控制、支配和從屬關系,一般來說,最關鍵的標志就是是否發工資。在承包關系中,出租車司機與出租車公司之間是一種管理關系,出租車司機要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公司對出租車實行統一管理;但是,出租車司機自由決定運營方針,每月的運營收入,除上交公司的管理費用外,其余全歸自有。同時,公司并不對出租車司機發放工資,出租車司機也與出租車公司沒有法律上的從屬關系。因此,這并不是一種控制、支配和從屬的雇傭關系。不應對比雇傭關系來處理承包關系中的責任承擔問題。
在實踐中,出租車公司與出租車司機簽訂的承包經營合同屬于無名合同。一般而言,實踐中簽訂的合同抬頭為“租賃協議”,承包金也稱為“租金”,但是,它并不屬于租賃法律關系,而是屬于承包法律關系。因為,租賃合同以轉移標的物的使用收益權為特征,只有承租人自己獨立使用租賃物,才成立租賃關系。雖然出租車公司將汽車交付給出租車司機進行運營,但是,其“出租”的汽車仍以公司的名義對外運營,而且公司也對出租車司機及其所承包的車輛實行統一管理,公司對出租車仍享有一定的的運行支配權,公司也從出租車的日常營運中獲取利益。因此,出租車司機顯然不是獨立使用出租車,且出租車的使用收益權并未完全轉移。因此,并不成立租賃關系,而應為承包關系。
在經營權承包關系中,發包人對承包人有選任、考察的義務;而且,發包人有義務對承包人實行統一管理。但是,承包人自己決定運營方針,有較大的自主經營權,因此,關鍵責任還是在于承包人自身。發包人與承包人內部可以劃定責任份額,或者,發包人根據其所獲利益確定其應承擔的責任大小。筆者認為,這一內部約定不得對抗第三人。因為,不是當事方的第三人不僅難以知道承包方與發包方真實的約定內容,更加難以調查清楚承包方與發包方平日的利益分配方式。這不利于當事人利益的維護,也不利于法律目的的實現。因此,在承包關系中,法院可以判決發包人出租車公司與承包人出租車司機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出租車司機有過錯的,可以判決出租車公司有權向出租車司機追償。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被掛靠公司與掛靠人之間基于合同關系、經營關系的存在,聯系緊密。由被掛靠公司與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再由承擔責任多的一方向承擔責任少的一方追償顯然遠比當事人按照責任份額分別追償來的容易,這有利于當事人權利的保護,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可直接上訪嗎
2021-02-06公司解散注銷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8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國有控股企業能破產嗎
2020-11-15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小區電梯廣告牌收益應該歸誰所有
2020-12-05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投保人是什么意思,成為投保人有哪些條件
2020-11-29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可以追償嗎
2021-03-13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