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欺騙方法辦理養老保險構成什么犯罪
一、采取欺騙方法辦理養老保險會構成什么罪名
依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通過欺詐的方式騙取社會保險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對當事人按詐騙罪的罪名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八十七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及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等社會保險服務機構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屬于社會保險服務機構的,解除服務協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執業資格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
第八十八條 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采取欺騙方法辦理養老保險會構成什么罪名”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通過欺詐的方式騙取社會保險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對當事人按詐騙罪的罪名追究刑事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棚戶區改造可以強拆嗎,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020-12-17專利轉讓的概述是什么
2020-12-09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撞了自家人能不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31土地流轉后,土地補償款該歸誰
2021-03-20拆遷房征收房產稅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