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欺騙方法辦理養老保險構成什么犯罪
一、采取欺騙方法辦理養老保險會構成什么罪名
依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通過欺詐的方式騙取社會保險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對當事人按詐騙罪的罪名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八十七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及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等社會保險服務機構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屬于社會保險服務機構的,解除服務協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執業資格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
第八十八條 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采取欺騙方法辦理養老保險會構成什么罪名”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通過欺詐的方式騙取社會保險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對當事人按詐騙罪的罪名追究刑事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產地標記如何認證
2020-12-31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如何反家暴
2021-02-09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什么叫現房
2021-01-06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保險代理人的職能有什么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