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26歲的范某與24歲的古某一起在江蘇從事服裝加工生意。某日,古某到范某住處喝酒至晚7點左右時,范某接了個邀約搓麻將的電話離開了家。之后,古某不顧范妻勸阻,騎上二輪摩托車也離開了。途中,他的摩托車因發生交通事故傾覆,古某倒地昏迷,其傷情經司法鑒定為一級傷殘。不久,古某去世。古的父母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范某賠償。法院審理后認為:古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預見到醉酒駕車的危害,卻在醉酒后駕車,因而發生交通事故。對此,古某應承擔主要責任。范某作為主人,未對古某盡到勸阻、保護的義務,對古某死亡的損害后果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法院最終判決范某賠償原告59246.90元。
(資料來源: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劉*武)
案例二:據媒體報道,2008年2月25日,廣東省東莞市陳某在酒店請朋友吃飯,飯后陳某、莫某和周某三人發現同來吃飯的朋友朱某醉了,便將其送到周某家休息。到周某家后,周的家人用電話將朱醉酒的情況告訴了朱的父母和妻子。次日凌晨3時左右,周某發現朱某沒有了生命體征,急忙讓女兒打“120”、“110”并通知朱的家人及陳某、莫某。4時30分,朱某經醫務人員搶救無效死亡。2008年5月,朱的家人以周某、莫某和陳某三人為被告,向法院起訴要求三被告連帶賠償各項損失計人民幣550792.52元。法院審理認為,朱某醉酒是其自己不控制酒量,過量飲酒所致,被告及其他同飲酒者對朱某盡到了合理注意義務。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受害者應當承擔主要責任
同樣是喝酒醉死,法院卻作出了不同判決。為什么同是醉酒死亡,有的陪酒者擔責,有的卻不擔責呢?記者帶著這個問題,采訪了國家檢察官學院邵*星教授和**逸峰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游*雄。
“首先應當肯定的是,類似案件的主要責任人是受害者本人,這是毋庸置疑的,”邵*星指出,“無論法院是否判決陪酒者擔責,受害者本人對于損害后果都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因為醉酒者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應當了解,對飲酒過量造成的危害后果應當預見,故其應對自身死亡的后果承擔主要民事責任。”
陪酒者首先應盡注意義務
至于陪酒的人要不要擔責。主要看陪酒人在酒桌上是否盡到必要的注意義務。邵*星認為,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規定:“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边@里的“其他義務”是一種概括性規范,包括酒桌上的勸誡、照顧和注意義務。酒席的召集人和其他參與人,對參加者的健康安全都要盡到必要的注意義務。
陪酒者還有安全保障義務
“除在酒桌上盡到注意義務外,酒酣宴罷后,作為陪酒者還有安全保障義務,”游*雄指出,“作為陪酒者,在酒桌上也是有安全保障義務的。而如果陪酒者在酒桌上頻頻勸酒,沒有對共同飲酒者的健康安全盡到必要的注意義務,那么,宴后的安全保障義務就更加明顯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定:‘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摋l提示,對共同飲酒者酒畢后的安全保障,陪酒者要盡到相應的責任。”依據該司法解釋,社會活動安全保障義務的主體也包括相關從事社會活動的自然人。親朋好友之間相互請客吃飯,就屬于社會交誼活動。宴罷后,共同飲酒者對于醉酒者自然應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
因此,在前述古某醉酒后發生交通事故死亡一案中,范某作為主人,其應當對共同喝酒的客人履行注意義務及安全保障義務。范某明知古某是駕駛了摩托車來喝酒的,而且對古某喝酒以后不應當駕車是清楚的,但是其酒后自行離開去打麻將,對古某沒有盡到勸阻、保護義務,范某對古某因醉酒駕車死亡的損害結果應承擔相應責任。而朱某醉死一案中,朱某醉酒后,同伴并未將其棄之不顧,而是送至朋友家中,并及時告知朱的家人,其家人并未前來照料。第二天凌晨周某在發現可能出現問題時及時撥打“120”求助,從被告的行為中,可認定被告已盡了注意、通知及照料的附隨義務,所以法院最終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酒是社會交往中的常見飲品,朋友之間敬酒勸酒是常有的事,但喝酒要適量、勸酒勿過度。醉亡者給自己及家人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陪酒者好意請客還要賠償也是得不償失。類似案例提醒大家:席間觥籌交錯的同時也要節制,切勿為了情意傷了身體乃至送了性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丁旭峰律師,河南駐馬店人,中共黨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常州律師協會會員,江蘇鼎國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擁有本科法律文憑和法學碩士學位文憑,具有高校教師資格證書,有著二十余年的豐富法學教學經驗和深厚法學理論功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合同關系、家庭婚姻、知識產權、民間借貸等有獨特的見解和豐富的實務處理經驗。業務領域:企業法律顧問、合同糾紛、知識產權、人身損害、債權債務、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刑事辯護。聯系電話:15961442562;QQ:649205185;微信:15961442562;郵箱:649205185@qq.com
征地沒有安置補助費合法嗎
2021-01-19即將被執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手續如何規定
2021-02-27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嗎
2020-11-14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夫妻房屋贈與有效嗎
2021-03-12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什么是保險理財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保險對小吊車理賠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