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那么,肇事逃逸要判刑嗎?
肇事逃逸要判刑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的相關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fā)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的情節(jié)。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
逃逸的認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y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jié)的,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情節(jié)加重犯。構成該情節(jié)加重犯,首先要求行為人的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否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只能作為定罪情節(jié)在確定其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加以考慮;
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fā)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再次,對于雖然履行了對被害人的搶救義務,但是逃避責任查清認定的行為,仍然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最后,所謂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現場逃離,但也可以將被害人送往醫(yī)院后逃離,甚至在現場躲藏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新婚姻法分居六個月能離婚嗎
2020-12-03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1-02-11訴訟公告費由誰承擔
2021-02-08離婚協議中六種無效的約定
2021-02-12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zhí)行
2020-11-20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zhí)行局可以執(zhí)行嗎
2021-01-21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勞務關系九級受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8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放棄競業(yè)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